二十、足 跟 痛

二十、足 跟 痛

足跟痛又称“足底痛”“脚跟痛”“足跟骨刺”,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发病可由某次外伤引起。如走路时,足跟踩着一小石块,或下坡时用力过猛足跟着地,都可发生。但多数患者并无明确的外伤史,逐渐发现足跟痛。此病临床多见,多发于中老年。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因年老体弱,肾精亏虚,或风寒湿热之邪外侵,致使经脉之气痹阻而致疼痛。除中老年外,妇女产后或人流后也易发本病。

【临床表现】

足跟痛起病缓慢,多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足跟或脚底部酸胀或针刺样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疼痛在早上起床后站立时较重,行走片刻后疼痛减轻,但行走久疼痛又加重,可伴足底胀麻感或紧张感,得热则舒,遇冷加重。中医常见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 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肝肾亏虚型 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3.寒凝血瘀型 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醋疗方】

醋煎皂刺方

[组 成] 皂角刺80克,陈醋1000毫升。

[制法用法] 皂角刺加陈醋煮沸后,熏洗患足足跟,待药液变温,再泡足20分钟,每日熏洗2次,每剂可用4次,15天为1个疗程。

[功 效] 破血散结,消肿止痛,通经活络。适用于跟骨骨刺。

川透膏方

[组 成] 川芎150克,透骨草150克,制乳香200克,制没药200克,老陈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备用。治疗时根据患部大小取药末适量,用山西老陈醋调成糊,摊于布上,敷于患处并用纱布包扎。间隔5~7天换药1次。

[功 效] 舒筋活络,祛瘀止痛。适用于足跟骨刺引起的疼痛。

臭椿树叶酸醋方

[组 成] 鲜臭椿树叶250克(或干品100克),酸醋150毫升。

[制法用法] 将臭椿树叶加水500毫升,煎沸后去渣取汁,加酸醋趁热熏洗患足,每日1~2次,10日为1个疗程。

[功 效] 软坚化结,散瘀止痛。适用于跟骨骨刺,足跟疼痛。

二白醋熏方

[组 成] 白芷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山西老陈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前3味药研为粗末,取棉布一块包起,放清水内浸泡10分钟,另取砖头一块,在平面上拓出一凹窝,放炉火中烧红,离火源后向砖内的凹窝将食醋100毫升倒入,再把药袋放在醋砖上,随即将患足底部踏在药袋上约20分钟即可。每日1剂,连用3~5剂疼痛即消。

[功 效] 疏风除湿,化瘀散结。适用于跟骨骨刺或足跟底软组织垫伤。

骨刺消痛膏方

[组 成] 荜茇15克,川椒15克,木瓜30克,川乌15克,麻黄15克,大风子(去皮)60克,乳香15克,蓖麻子3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药研为细末,过80目筛,分成6份,每次1份,用醋调成稠膏,纱布包好放在热砖上,用脚踏在药上,时间以砖凉为止。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 效] 温肾散寒,活络止痛。适用于跟骨骨刺。

骨刺浸剂方

[组 成] 土鳖虫40克,五灵脂30克,白芥子30克,制草乌30克,三棱30克,威灵仙60克,楮实子60克,马鞭草60克,苏木60克,海带60克,皂角刺60克,蒲黄60克,延胡索60克,防己60克,鲜葱100克,食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前14味药加水2倍于药量,用大火煎沸后再煎3~5分钟,将热药液和渣,与鲜葱、食醋同倒入盆中,趁温热时浸洗患足跟,每次约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药用2天。

[功 效] 活血散瘀,软坚止痛。适用于跟骨骨刺、跟部筋膜炎、跟腱炎及其他骨质增生症。

骨刺浸泡方

[组 成] 威灵仙30克,苏木屑30克,香樟木30克,藏红花10克,米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先将上药加水浸泡,再煎水取汁,稍浓缩,然后加入米醋拌匀,盛于盆内备用。使用时将药温热,浸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30~40分钟,15天见效。

[功 效] 疏风除湿,化瘀散结。适用于骨质增生,以跟骨骨刺最宜。

海螵蛸散方

[组 成] 海螵蛸粉250克,食醋150毫升。

[制法用法] 将患足洗净,进行局部按摩10~20分钟。将上药用醋调成糊,取适量均匀涂敷在疼痛部位,纱布包扎。24小时后去药。隔日1次,2~3次为1个疗程。

[功 效] 通经活络,祛寒止痛,软化骨刺。适用于跟骨骨刺。

牛骨醋方

[组 成] 牛骨、干桑木、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先在地上挖一直径和深度约20厘米的圆坑,并在旁边挖一进风洞。坑内先放适量的桑木柴点燃,再将牛骨放入。待牛骨燃烧后,患者足跟在坑上熏烤,同时用纱布蘸醋不断地涂擦患处。每日1次,每次2~3小时,一般3~5次见效。

[功 效] 散结止痛。适用于跟骨骨刺。

热醋外浸方

[组 成] 食醋10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醋加热至热度适宜时泡足。每日浸泡30~60分钟,如温度下降,可再次加温,连用10~15天后足跟疼痛开始减轻,可连用1~2个月。

[功 效] 止痛。适用于足跟骨刺。

灵仙醋方

[组 成] 威灵仙150克,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威灵仙碎为粗末,入醋共煎煮,沸后盛于小盆内,以布盖足熏至不烫时,再浸泡足,拭干后用拇指按摩患部1分钟。每日数次,1周为1个疗程。

[功 效] 软坚化结,散瘀止痛。适用于足跟部骨质增生。

足跟病愈液方

[组 成] 炮穿山甲(代)30克,炙鳖甲40克,威灵仙50克,米醋10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前3味与陈米醋放砂锅内煎熬30分钟后离火,熏洗患足。患足跟要浸泡在药液内30~40分钟,每日1~2次。再次使用时将药液煮沸即可。每剂可用7天。7天后换药不换醋,醋若减少,可随时添加。一般用1剂药即可痊愈;重者连用2剂,即可见明显好转。

[功 效] 散结止痛。适用于足跟骨刺。

【注意事项】

1.急性足跟痛应卧床休息,缓解后也应减少行走、站立和负重。

2.选择鞋底柔软舒适的鞋子,在足跟部应用厚的软垫保护,以减轻局部摩擦、损伤。

3.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4.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5.当有持续性疼痛时,应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

6.如果疼痛剧烈,严重影响行走时,局部封闭治疗是疗效最快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