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又称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是指因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肢体瘫痪和运动功能丧失。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本症在发病后6个月内恢复较快,一般下肢恢复早于上肢,近端恢复好于远端。如经过6个月至2年,则恢复极其缓慢,并常见患肢营养障
碍、挛缩、感觉迟钝麻木等。
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精气亏虚导致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所致,恢复期因风火痰瘀之邪留滞经络,故仍有半身不遂、口不语等后遗症。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偏瘫(半身不遂)、半侧肢体障碍、肢体麻木、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构语困难、语言障碍、记忆力下降、口眼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症状。
【醋疗方】
活血通络敷脐方
[组 成] 白花蛇舌草20克,鸡血藤20克,丝瓜络30克,蚤休6克,陈醋、白酒各适量。
[制法用法] 以上前4味共研细末,用适量陈醋、白酒调匀,敷于脐部,外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活血通络。适用于中风热毒壅盛者。
祛风活络丸方
[组 成] 威灵仙60克,生川乌50克,五灵脂5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研为细末,用醋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丸,每日2次。
[功 效] 祛风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手足麻木或肢体疼痛。
乌 荆 丸
[组 成] 炮川乌(去皮脐)30克,荆芥穗6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20丸,酒或热水送下,有痰空腹服,每日3~4次,无痰早晨服。
[功 效] 除风祛湿,活血通络。适用于诸风缓纵,言语謇涩,手足不遂,口眼斜,眉目动,头昏脑闷,筋脉拘挛,不得屈伸,遍身麻痹,百节疼痛,皮肤瘙痒,抓成疮疡;妇人血风,浑身痛痒,头痛眼晕,及肠风脏毒,下血不止者,服之尤效。
中风敷脐方
[组 成] 黄芪90克,羌活90克,威灵仙90克,乳香40克,没药40克,琥珀40克,肉桂1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晚临睡前,以温水洗脐窝,取药末6克用食醋调成糊,加温敷脐中,上用麝香风湿膏固定,然后用热水袋置于脐部30分钟,次日将膏药去掉。第一周每日换药1次,第二周起隔日敷药1次。
[功 效] 益气活血,温经通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
【注意事项】
1.控制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预防中风的重点。
2.久卧患者要定时变换体位,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防止压疮发生,并保持大小便通畅。
3.平时要保持情绪平稳,饮食需清淡有节制,忌辛辣腥发食物,戒烟,戒酒。
4.一部分患者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