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咽喉炎(风热喉痹)

十、急性咽喉炎(风热喉痹)

中医学把急性咽喉炎称为急喉痹或风热喉痹,系指喉痹之因于风热者。本病多因邪热积聚,复感风邪,风邪化热,客于肺系乃致病。初起咽干微红肿,灼痛面赤,继之邪热壅盛于里,则肿痛加剧,梗塞咽喉,致饮食吞咽障碍,或声嘶,或发寒热。

【临床表现】

本病按咽炎的症状分轻重两型,轻型为风热袭肺,上犯咽部,风热搏结,气血壅滞发为风热喉痹;重型为平素多食甜腻厚味使体内痰湿实热偏重,肺胃基热,一旦外感风热,内外合邪,热毒循经上攻咽部,风痰热毒搏结于咽,烁灼肌膜,发为重型风热喉痹。急性咽炎的症状发病较急,刚开始觉得嗓子干、痒、灼热。有异物感,疼痛逐渐加重。吞咽唾液时咽筛比进食时疼痛明显。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重的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炎症累及咽侧索时,可发生剧烈的放射性耳痛及颈部疼痛,以致头颈部活动受限。炎症侵犯喉部可出现声音嘶哑、咳嗽等症状。咽部检查可见黏膜急性充血水肿,软腭及悬雍垂也明显肿胀。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风热型 表现为初起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不利,其后疼痛加重,咽部有阻塞感。查见咽部微红稍肿,悬雍垂色红、肿胀,喉底红肿,或有颗粒突起。伴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痰黄,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肺胃热型 表现为咽部疼痛逐渐加剧,痰多,吞咽困难,言语艰涩,咽喉梗塞感。查见咽部及核红肿,悬雍垂肿胀,喉底滤泡肿大,颌下有〖☆☆<兴大.tif>〗核,压痛。伴高热,口干喜饮,头剧痛,痰黄黏稠,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3.风寒型 表现为咽喉疼痛不甚,红肿不明显,吞咽不顺。伴严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酸楚,舌淡苔白,脉浮紧。

【醋疗方】

半夏醋蛋方

[组 成] 半夏14枚,鸡蛋1个,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半夏洗净,切如枣核大,鸡蛋去蛋黄,将醋加半夏纳入鸡蛋壳内,放火上煮三沸,去渣。少量含咽之。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急性咽炎、咽中生疮属痰热伤咽者。

面粉醋敷方

[组 成] 小麦面不拘多少,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件,以米醋调和,外用涂敷咽喉肿处。

[功 效] 养心益肾,散瘀除热。适用于咽喉肿痛,不下食。

射干酽醋方

[组 成] 射干,旋取新者,不拘多少,酽醋适量。

[制法用法] 或擂烂取汁吞下,动大腑即解;或用酽醋同研取汁噙,引涎出更妙。

[功 效] 降火解毒,散血消痰。适用于喉痹咽痛。

土牛膝米醋方

[组 成] 土牛膝捣汁半碗,真米醋半碗。

[制法用法] 上2味相和,以鹅毛翎尖挑少许入喉中,随吐涎痰,连挑十余次,吐痰碗许,即通。

[功 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适用于锁喉风,胀闷不通。

皂荚矾米醋方

[组 成] 皂荚矾、米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皂荚矾,入米醋同研,含之,咽汁立瘥。

[功 效] 解毒敛疮,散瘀通痹。适用于喉痹。

治喉卒肿方

[组 成] 食用醋适量。

[制法用法] 含食用醋,口舌有疮亦佳。

[功 效] 消痈肿,散水气,散瘀解毒。适用于喉卒肿不下食,亦治口舌有疮。

治喉痹口紧方

[组 成] 地白根不拘多少,米醋适量。

[制法用法] 用地白根,或叶捣汁,入米醋少许,滴鼻孔中,或灌入喉中,取痰自开。

[功 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喉痹口紧。

【注意事项】

1.预防感冒。坚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强健的身体是预防咽炎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2.日常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疲劳、精神紧张的状态。

3.适当地控制用声。用声不当、用声过度都对咽喉炎治疗不利。

4.在急性期应及时选用抗病毒、抗菌药物治疗,勿使急性咽喉炎转为慢性,在慢性期抗菌药物一般是不需要的。及时治疗鼻、口腔、下呼吸道疾病,包括病牙。

5.饮食要合理。保证吃饭时间和质量,不暴饮暴食。

6.平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并掌握上下竖刷牙齿的正确方法。得了龋齿、牙髓炎、牙周炎、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要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