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鼻衄)

八、鼻出血(鼻衄)

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鼻出血。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鼻出血多为单侧,

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鼻衄又名衄血、鼻沥血。主要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以致血溢清道,从鼻孔流出而成鼻衄,亦有少数由肾精亏虚或气虚不摄所致者。鼻衄量多时,又称为鼻洪或鼻大衄。

【临床表现】

鼻出血由于原因不同其表现各异,多数鼻出血为单侧,亦可为双侧;可间歇反复出血,亦可呈持续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涕中带血、数滴或数毫升,重者可达几十毫升甚至数百毫升以上,导致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可引发贫血。少数少量出血可自止或自行压迫后停止。出血部位多数发生于鼻中隔前下部的易出血区,有时可见喷射性或搏动性小动脉出血,少年儿童、青年人鼻出血多发生于此区。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常常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关,出血部位多见于鼻腔后部,位于下鼻甲后端附近的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及鼻中隔后部的动脉。此部位出血一般较为凶猛,不易止血,出血常迅速流入咽部,从口中吐出。局部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发生于一侧鼻腔,而全身疾病引起者,可能两侧鼻腔交替或同时出血。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肺热型 表现为鼻中出血,点滴而出,色鲜红,量不甚多。鼻干口燥,呼气烘热,或咳嗽痰黄,舌尖边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

2.胃热型 表现为鼻血量多,血色鲜红或深红,鼻燥口干或口臭,烦渴引饮,或胃脘不舒,嘈杂胀满,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厚干,脉洪大而数。

3.肝火型 表现为鼻血量多,血色深红,头痛头晕,口苦咽干,胸胁胀满,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型 表现为鼻血色红,时作时止,量不多,头晕眼花,耳鸣,心悸,失眠,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质嫩红或绛而少津,苔少,脉细数。

5.气虚型 表现为鼻血渗出,色淡红,量或多或少,面色不华,倦怠乏力,心慌气短,语声低怯,饮食减少,舌淡苔薄,脉缓弱。

【醋疗方】

醋棉塞鼻方

[组 成] 药棉、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用药棉蘸醋,塞入出血的鼻孔内。

[功 效] 止血。适用于鼻出血。

黄土醇醋方

[组 成] 土、醇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二者调糊状,涂阴囊上,干易之。

[功 效] 和中解毒,引血下行。适用于鼻出血(鼻衄)。

鲜韭菜米醋方

[组 成] 鲜韭菜250克,米醋60毫升。

[制法用法] 先将鲜韭菜捣烂挤汁,拌米醋调匀,隔水蒸熟,温服。不能用隔夜韭菜,否则无效。

[功 效] 温中解毒,行血散血。适用于鼻出血(鼻衄)。

盐水醋方

[组 成] 精盐5克,食醋100~150毫升。

[制法用法] 将精盐用凉开水300毫升溶化,先饮凉盐开水,间隔2~3分钟再饮醋。早晚各饮用1次,连饮3天。

[功 效] 止血。适用于鼻出血。

治鼻衄不止方

[组 成] 粉锡(胡粉)、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上2味,用醋炒粉锡,每服3克,即见效。

[功 效] 和中解毒,引血下行。适用于鼻衄不止。

【注意事项】

1.保持房间的安静、清洁,温度要适宜。室内保持空气清新,适当开窗通风换气,温度宜保持在18~20℃,湿度应≥60%。

2.老人平日活动时动作要慢,勿用力擤鼻,对症止咳。

3.食用易消化软食,多吃水果蔬菜,忌辛辣刺激饮食,并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给予缓泻药。

4.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应定期防治原发病,必须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必须尽快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5.对于儿童鼻出血患者应纠正患儿挖鼻、揉鼻、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