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顿咳)
百日咳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气性吼声,即鸡鸣样的回声,最后吐出痰涎而止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好发于冬末春初,1-5岁小儿多见。本病病程较长,不易速愈,但预后一般较好。对于体弱儿,年幼儿症状严重者,易发生兼证和变证。
中医学称本病为“顿咳”,系内蕴伏痰,外感时疫所致。
【临床表现】
1.外感咳嗽(初咳期) 表现为咳嗽阵作,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咳声重浊,痰液清稀,面白形寒,舌质淡,苔白而滑,脉浮。
2.热痰顿咳(痉咳期) 2~6周,重者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痉咳,停顿再咳,伴有回声,咳时面红耳赤,弯腰曲背,涕泪俱下,或呕吐痰涎,昼轻夜重。剧咳则眼睑浮肿,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等。苔薄黄,脉滑数。
3.肺脾虚亏(恢复期) 表现为阵发性咳嗽逐渐减少、减轻,咳声低弱,痰白稀薄,神倦乏力,气短懒言,纳呆食少,自汗或盗汗,大便不实,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醋疗方】
大蒜白糖醋方
[组 成] 大蒜3瓣,白糖适量,食醋10毫升。
[制法用法] 将紫皮大蒜切片,用白开水200毫升泡15分钟左右,将大蒜片取出,加入白糖、醋。频饮,每日1剂。
[功 效] 行气血,暖脾胃,解毒杀虫。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大蒜杏仁醋方
[组 成] 紫皮大蒜头250克,甜杏仁50克,白糖100克,精盐10克,醋250毫升。
[制法用法] 将大蒜头去衣,用盐腌24小时;甜杏仁去衣,打碎成泥,将大蒜头滤去盐水,与杏仁一起浸入糖醋汁中,浸泡15天后即可佐餐食用,每次3~5瓣,喜食者可食1只。
[功 效] 健脾开胃,温肺顺气,灭菌解毒,化痰止咳。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甘遂大戟芫花醋方
[组 成] 甘遂30克,大戟30克,芫花30克,面粉60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前3味分别用醋炒至焦黄,共研为末,面粉炒黄,加水煮成糊,调入药末,制成丸如梧桐子大。1-2岁每次1丸,每增2岁加1丸,清晨1次服下,重症可日服2次。
[功 效] 泄水逐痰,解毒。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注意事项】
1.注意按时接种百日咳疫苗。
2.隔离患儿,隔离期从发病日起40天或痉咳开始后30天为限。易感儿童接触本病,留察21天。
3.居室保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供给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