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肉龟疮)

六、瘢痕疙瘩(肉龟疮)

瘢痕疙瘩为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的良性皮肤肿瘤。患者往往具有瘢痕体质,有色人种较易发病。有时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伤口张力大、烧伤、异物和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痤疮、穿掘性毛囊炎等均易促发本病。

中医学称之为“肉龟疮”,是皮肤结缔组织对创伤的反应超过正常范围的表现。病因尚未明了,有瘢痕体质的人可因外伤、预防接种和手术后发生,有时与皮肤张力、免疫、遗传有关。

【临床表现】

瘢痕疙瘩好发于胸骨区,亦常见于肩部、面部、颈部、耳部等处。皮损初起为小而坚实的红色丘疹,缓慢增大,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隆起于皮面,往往超过原损伤部位,呈蟹足状向外伸展,表面光滑发亮。早期进行性皮损潮红而有触痛,呈橡皮样硬度,表面可有毛细血管扩张;静止期皮损颜色变淡,质地坚硬,多无自觉症状。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也可有刺痛感,可能是纤维组织压迫神经末梢的缘故。中医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瘀毒聚结证 临床表现为瘢痕块初起或时间不长,颜色较鲜红或紫红,质地坚硬,时有痒痛不适,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斑点,苔薄黄,脉弦。

2.气虚血瘀证 临床表现为瘢痕日久不消退,颜色淡红或暗红,质地韧实,如橡胶样,无痒痛,体弱肢乏,声低懒言,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涩。

【醋疗方】

醋调三七末

[组 成] 三七末、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上2味,调成膏状,外敷患处。

[功 效] 散瘀除坚,润肤化斑。适用于瘢痕疙瘩。

黑布药膏

[组 成] 五倍子粉860克,金头蜈蚣10条,蜂蜜180克,梅花冰片3克,老黑醋2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黑醋盛砂锅内,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贮存在瓷罐或玻璃瓶中备用(切勿用金属器皿中储存)。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每2~3日换药1次。

[功 效] 破瘀软坚,敛疮解毒。适用于瘢痕疙瘩,以及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肉包)。

蒺藜山栀醋和方

[组 成] 蒺藜90克,山栀子9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前2味,共研为末,醋和,夜涂旦洗(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功 效] 清热燥湿,散瘀解毒。适用于面上瘢痕。

【注意事项】

1.属于瘢痕体质者,应尽量保护皮肤,避免外伤或感染。

2.平时不要吃柑橘、南瓜、海鲜类的食物,避免刺激到瘢痕肌肤的神经末梢,使痛痒更加严重。

3.如发生瘢痕后,尽量不要搔抓、摩擦或挤压,不要轻易手术治疗。

4.如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可配合局部注射皮质激素或放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