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湿疹(湿疮)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湿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湿疹在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
中医学称本病为“湿疮”。其基本病机为禀赋不耐,风湿热邪客于肌肤,病久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临床表现】
湿疹的临床特征是多形性皮损,弥漫性分布,对称发作,慢性期间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湿疹可见于任何部位,常好发四肢屈侧,病灶对称分布;成人还常好发于阴囊和肛门周围。临床上可出现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剧痒搔抓后可见渗出、糜烂或结痂,也可感染化脓。病情顽固,常反复发作。现代医学将湿疹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根据古今临床资料分析,本病多遵循新病多实,久病多虚之旨,进行辨证,主要为以下四型。
1.热毒型 表现为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起,皮肤焮红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难忍,抓破后有痛感,伴身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来弦数。
2.湿热型 表现为起病较缓,局部皮损多为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皮肤轻度潮红,瘙痒不休,抓破后糜烂渗出液较多,伴有身倦微热,纳呆乏味,大便不干或溏,小便短涩。舌质淡红,苔白腻或淡黄腻,脉来濡数。
3.血虚型 表现为病情迁延反复,瘙痒无度,皮肤干燥脱屑,粗糙发裂,局部糜烂流少量黄水,皮损多呈对称性分布,皮损处有结血痂、鳞屑,大便秘结,小便黄少。舌质偏红,苔净,脉象细数。
4.湿阻型 表现为病程日久,缠绵不已,皮肤粗糙肥厚,伴明显瘙痒,局部皮损处搔痕、糜烂,抓后津水淋漓,渗液浸淫,皮疹色暗,泛发全身或局部,身重乏力,胸闷纳呆,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舌苔白腻,脉来濡缓。
【醋疗方】
艾叶醋贴方
[组 成] 艾叶60克,醋10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艾叶加入醋中,用砂锅煎成浓汁,摊薄纸上贴之,每日换药汁2~3次。
[功 效] 散瘀除湿,杀虫止痒。适用于面疮头风,痒出黄水。
百部苦参汤
[组 成] 百部100克,苦参100克,五倍子50克,枯矾末30克,食醋20毫升。
[制法用法] 将百部、苦参、五倍子加水500毫升,小火煎至150毫升,用纱布过滤后趁热加入枯矾末,1小时后再加入食醋,备用。用时先用开水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再用消毒纱布浸入备用的药液作局部湿敷,每日换药2次。
[功 效]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适用于湿疹。
醋 洗 方
[组 成] 好醋1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醋盛搪瓷盆内,将患手浸入1~2小时,浸后不要立即用水洗,每日1次。
[功 效] 清热解毒。适用于湿疹。
独 胜 散
[组 成] 芥菜花不拘多少,醋适量。
[制法用法] 轻轻洗去芥菜花的尘土,晾近干,为细末,醋调涂患处。
[功 效] 除湿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脂溢性湿疹。症见颈下天突穴间起如粟米,瘙痒无度,抓破流水,浸淫无度。
防风醋洗方
[组 成] 防风、精盐、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鲜防风加水煎汤,去渣,调入精盐和食醋,洗患处。
[功 效] 祛风,除湿,解毒。适用于皮肤湿疹。
诃醋液方
[组 成] 诃子100克,米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将诃子粉碎,加水1500毫升,以小火煎至50毫升,再入米醋煮沸即可。用时取药液浸洗患处,每日3次(均煮沸后用),每次30分钟,每日1剂。一般3~5天显效。
[功 效] 敛湿止痒。适用于急、慢性湿疹。
狼毒醋磨方
[组 成] 狼毒、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用狼毒磨醋取汁,涂于患处。
[功 效] 祛风除湿,杀虫解毒。适用于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
绿豆蜂蜜醋方
[组 成] 绿豆粉30克,蜂蜜9毫升,冰片3克,薄荷3克,食醋30毫升。
[制法用法] 将绿豆粉在锅中炒成黑色,再与蜂蜜、薄荷、冰片和醋共调和成膏,摊在油纸上,当中留孔,敷于患处。
[功 效]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适用于湿疹,疮疖,痈疽等。
轻粉密陀僧醋敷方
[组 成] 轻粉5克,密陀僧15克,硫黄10克,黄柏10克,蛇床子10克,地肤子5克,苍术5克,雄黄5克,冰片5克,食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以上前9味共研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将药糊涂敷患处,每日3次。
[功 效]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顽固性湿疹。
清热利湿醋液
[组 成] 拿蒟干根18克,食醋500毫升。
[制法用法] 取拿蒟干根切碎,浸于食醋中,7~15天后滤取药液,局布涂布,每日3次。
[功 效] 清热利湿,杀虫解毒。适用于急性渗出性湿疹,脂溢性皮炎,渗出性皮炎等。
土大黄膏
[组 成] 鲜土大黄根1000克,硫黄240克,生矾120克,点红川椒6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后3味共研细末,用土大黄根捣汁,和诸药调成膏,新癣抓损擦之,多年顽癣加醋和搽,如日久药干,以醋调擦,银屑病用穿山甲(代)抓损擦之。
[功 效] 祛风胜湿,杀虫止痒。适用于干、湿性顽癣,不论新久,但皮损顽厚,走串不定,唯痒不痛者。
外用醋蛋液
[组 成] 鸡蛋3~5个,好浓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鸡蛋放入大口瓶中,泡入好浓醋,以浸没鸡蛋为度,密封瓶口,静置10~14天后,将蛋取出,去蛋壳,将蛋黄和蛋清调匀,贮于瓶内。用温开水洗净患处,将醋蛋液涂抹患处。
[功 效] 清营凉血,杀虫止痒。适用于牛皮癣,慢性湿疹,皮肤淀粉样变,血热风盛型神经性皮炎(多为久病之顽症,皮损泛及全身,呈大片浸润潮红斑块,间有抓痕、血痂及苔藓样变。自觉奇痒不止,心烦内热,口渴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五色梅醋方
[组 成] 五色梅叶30克,两面针30克,紫苏叶30克,毛麝香30克,薄荷叶30克,侧柏叶30克,墨旱莲3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将以上前7味研为细末,再用醋、水各半调成糊,涂敷患处,每日换药3次,若有黏性黄水流出,可加滑石粉,撒在患处。
[功 效] 祛风止痒,解毒消肿。适用于皮肤湿疹。
羊蹄根醋方
[组 成] 羊蹄根、食醋各适量。
[制法用法] 将羊蹄根捣烂,加醋调匀,涂搽患处,稍过一阵,用冷水洗去,每日1次。如用新采得的羊蹄根磨醋涂搽,效果更好。
[功 效] 解毒杀虫,除湿止痒。适用于湿疹、体癣。
皂荚醋方
[组 成] 鲜皂荚100克,食醋20毫升。
[制法用法] 将鲜皂荚切碎捣烂,加开水及食醋调匀,密闭3小时即可用。用棉球蘸药涂敷患处,每日3~4次,直至痊愈。
[功 效] 散瘀除湿,杀虫止痒。适用于湿疹。
皂角苦参丸
[组 成] 苦参500克,荆芥360克,白芷180克,大风子肉180克,防风180克,大角皂150克,川芎150克,当归150克,生何首乌150克,胡麻仁150克,枸杞子150克,炒牛蒡子150克,威灵仙150克,全蝎150克,白附子150克,蒺藜(炒去刺)150克,独活150克,川牛膝150克,草乌(汤泡,去皮)90克,苍术(米泔水浸,炒)90克,连翘(去心)90克,天麻90克,蔓荆子90克,羌活90克,青风藤90克,甘草90克,杜仲(酥炙)90克,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30~40克,缩砂仁(炒)30~40克,醋适量。
[制法用法] 上药,为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梧桐子大30~40丸,食前温酒送下。服药期间,宜避风,忌口。
[功 效] 清热燥湿,祛风止痒。适用于粟疮作痒,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结疖性皮肤瘙痒症)。
【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服,勤晒被褥,使皮肤保持清洁。要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等。
2.忌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较强的洗涤剂洗患处,尽量避免用手指抓搔局部患处,并保持情绪安定,切勿焦虑、忧郁。
3.饮食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忌食海腥发物及腥辣食物,如酒、烟、羊肉、鱼、虾等食品。
4.平时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
5.出行时,应避免强日晒、风寒对身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