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体系
2025年08月10日
第七章 “生态德育”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做出准确的判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教育的宗旨和归宿是“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也是人民对教育的美好需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诸多因素中,德育是首要的、根本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基于此,东城第一小学黄邓分校在教育实践中,以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以“和、活、笃、趣”的育人目标为指引,依附大西安的文化背景、浐灞生态区的地理优势,积极构建我校生态德育体系,深入实施“五化”育人策略,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使学生体验到关爱他人的乐趣,规划人生的愉悦,张扬自我的幸福,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何为生态德育?
生态,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自然生存发展状态。所谓“生态德育”,是指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道德观点出发,引导受教育者自觉爱护环境,产生生态保护意识和思想觉悟,养成相应的道德文明和行为习惯。生态德育是一种生态教育活动,一种新的道德教育观,是以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体验,呵护学生的心灵成长为前提,让学生体验到关爱他人的愉悦,规划未来的快乐,张扬自我的幸福的一种自然教育环境。生态德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一种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合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意识地减少人对自然的盲目行为。让学生充分关注自身与他人、自然界的关系,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生态德育始终追求学生与自然、学生与校园文化、学生与家庭的和谐统一,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校园的文化熏陶、群体影响、榜样引领,最终实现自我调节、不教而教的良性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