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萤智课堂”,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一、建构“萤智课堂”,提升课程实施品质

课堂是学校推进课程实施的主阵地。“萤智课堂”是学校“萤光教育”文化基因的产物和实践创新。为提升学校的整体课程实施品质,以“萤智课堂”建设为载体,统整并开足、开齐、开好的国家课程,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一)“萤智课堂”内涵要义

“萤智课堂”的“萤”指向学习者,即教师和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作为“发光体”,加强自身学习,成就最美好的自己,用自己生命的温度照亮学生的童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生作为“最亮的星”,锤炼自身,奋力发光,温暖别人,成长为言暖行美有德行,学优才智有艺趣的萤火少年。

“萤智课堂”的“智”指向学习力,教师以科学的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学素养、恰当的教学方法,将知识转化迁移为能力,生成教学智慧。学生在课堂中自学乐学、碰撞思维、合作探究、实践创新,夯实基础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达到智能共生。

1.“萤智课堂”是智慧的课堂

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它明确地直面教学目标,旨在培养爱智慧、追求智慧的智慧者。其内涵与三维目标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让校园、让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

2.“萤智课堂”是自主的课堂

共生共成是“萤智课堂”教学方法的核心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泛在、互动、协作、探究的课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和教师处于一个自主的教与学生态。

3.“萤智课堂”是体验的课堂

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是教学过程的完美体现。教师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彰显学生本位和学习本色,积极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全情参与教学过程。

4.“萤智课堂”是高效的课堂

通过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引导学生习得学习策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机制,淬炼教学智慧。

(二)“萤智课堂”实施策略

1.打造教研共同体,深化“萤智课堂”理念

学校高度重视教研共同体的发展,以“个人模块备课+教研团队资源共享”备课模式为基础,形成高质量的备课资源,促进教师在业务能力上不断提升。每周一次的教学反思和三笔字展评活动,每学期一次的课题研究资料展示和教育教学资料观摩活动,实现了以展促评,共同提升的展评目标。借助“名校+”平台就总分校教师之间的深度融合来用力,通过观摩研讨、网络互动、名师导课、专家评课等一系列措施来促进骨干教师沉淀教学智慧,提升萤智课堂高位影响力。

2.以教学研讨展示,保障“萤智课堂”推进

课堂教学之本是教育思想的呈现,我们深耕课堂教学,从全体教师随堂课、青年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观摩课、教学领导精品课四个维度,常态化开展学科及全校性课例观摩研讨活动,形成全体教师沉到课堂,沉到具体的环节,从结构、语言、问题到课的内在张力,反复打磨,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厚植研究性学习,提升“萤智课堂”品质

为保障“萤智课堂”落地生根,学校以核心素养为经,以教学科研为纬,以研促教,教研相长。遵循规律,依道而生;潜心修炼,夯实专业素养;务实求真,探究课堂教学之本。引导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课例诊断、教学随笔、教育行为研究等方面,从细微处着眼,从教育教学面对的问题和困惑着手,关注真问题,形成小课题,以研促教,让教研伴随教育时时发生。

4.共读共享共成长,升华“萤智课堂”内涵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孜孜不倦的学习与积累,离不开畅所欲言的交流与分享。学校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共读一本书,共享精神食粮;召开教师读书沙龙;举办中队辅导员知识培训;专门开辟晨读时间召开教学晨会,分享经验,共同提升。推进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断飞跃,为“萤智课堂”孕育肥沃的土壤,从而提升“萤智课堂”的品质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