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在我校的具体呈现
学校努力构建以管理自制——活动自主——行为自律——精神自强为基本内涵的自主管理模式。
(一)学校层面
1.服务他人,成就自己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立“小火凤”服务岗位,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我们借助秋季大队委竞选、少先队知识竞赛、“用阳光心态,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以及优秀少先队员事迹展播等活动,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鼓励学生自主设置服务岗位,指导学生做有责任、有担当的小火凤志愿者,让校园处处充满温暖,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引领,把校园管理、班级管理岗位交给学生,学生自主认领,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自我管理新格局。
为了充分体现学校民主和学生自主管理,学校结合日常实践情况,定期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制定规章制度,使之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诉求,使制度更符合实际、符合学情,便于操作和运行。
2.在特色活动中展示自我、闪亮自我,用仪式铭记特殊时刻
为了让孩子们不断参与,亲身体会,感受生命成长的饱满。开学之初的开学典礼、3月份的风筝节、4月份的运动会、5月份的艺术节、6月份的毕业典礼、9月份的开笔礼、10月份的入队仪式、11月份的成长礼、12月份的学科节,将我校的“三礼三节三活动”充分落到了实处。这些形式多样的仪式、节日、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铭记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激励自己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只有经过历练才能够使自己不断成长、强大。我们历来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我们在继续运行星火银行、火苗苗超市、微社区的基础上又成功开设了温暖书吧系列活动,孩子们讲故事、做表演、乐分享,让书籍滋养心灵,获得满满的成就感。除此之外,我们在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与孩子们共同制定了《东城一小黄邓分校学生仪容仪表规范》《在校童谣歌》,每天,孩子们精神饱满、衣装整洁、踏着童谣歌走进校园,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每个孩子的脸上。课堂上的多元评价手册、星火币的持续积累,银行的存取,超市的换购活动,使孩子们在课内外都是一个小奋斗者、小追梦者,享受着成功带来的获得感。我校的部分学生代表还到总校进行了自主管理交流分享。
为了使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我们分年级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一年级的汉语拼音大赛,孩子们可以快速完成纯拼音读物的朗读;二年级的口语交际大赛,孩子们个个思路灵活,语言丰富;三年级的书法比赛,我们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孩子们各展风采兴趣倍增,四到六年级的辩论赛更是精彩异常,孩子们自信满满、能言善辩。这些历练都在磨砺着一个个小生命的成长,不断走向成功。
3.以开放的实践活动锻炼人
为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不断为学生活动搭建平台,人人争当升旗手,国旗下的班级风采展示,争当宪法小达人,我是护绿小卫士,环保志愿者等等活动,都使他们得到了锻炼。
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研学旅行,如赴泾阳参观花博园并进行文化探究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赏花游园,绘画马勺脸谱、探究陕西民俗文化。四、五、六年级同学和总校一起前往华清池进行游学,孩子们兴趣盎然。我们还组织学生参加陕西省少儿美术展,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参观“华夏文旅”的活动,则让学生认识到古丝绸之路的繁华和重要意义,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阎良航天城的参观游览更是开阔了学生的眼界,点燃了他们遨游太空的飞天梦想。
校园内的开放性活动更是异彩纷呈。每周二有“梦想”小舞台、周三的“温暖书吧”,孩子们自由报名,即兴表达。周四的“星火银行”和“火苗苗”超市、爱心邮局等微社区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享受着自我服务的喜悦。每年的“小小书市交易会”孩子们更是喜欢,自己动手制作广告牌,编写宣传语,校园内一时热闹非凡。我校的“小火凤”红领巾广播站,孩子们一直独立运行,表现可圈可点,异常突出!很多喜欢播音和朗诵的老师也自愿走进广播室,开展校园朗读者大赛,师生一起谱写最美午间十分钟。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操场上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我们把选修课课堂搬到了操场,编织、花馍、茶艺、扎染、西餐礼仪、街舞、竹笛等等,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观众。这些校内外开放的实践性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师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班级层面
1.特色中队的形成
在校园中,每一个中队都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各具特色。班级组建之初,班主任就会和全体同学共同商议,根据学生兴趣点和班级特色确定中队主题。然后围绕中队主题确定中队名称、中队口号、设计队徽、编写队歌,形成班级特色。每个中队又划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探讨本组的组名、组徽、组训和口号,各小组组名也要围绕中队的主题来确定。这样,校内有班,班内有组,组内分工的逐层管理模式就已形成。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一个班级真正成立的标志。实践证明,如果一个班集体在组建之初不能形成一股良好的班风,将很难开展以后的工作。所以班规的确立确实应该慎重。全体同学齐参与,共同制定班规班训,培养主人翁意识和荣辱观念。定好班规班纪,只是走完了第一步,还应该不断地强化和完善。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补充,使班规扎根于学生心中,落到实处。等到学生能够时时以班规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时,良好的班风也就形成了。
2.值日班长轮流制
为调动每个同学都来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树立主人翁意识,我们大胆开创了值日班长轮流制。以往我们总埋怨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学习上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对班级工作漠不关心,担心他们干不了,干不好。事实证明,只要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做得更好。因为,在春天的大花园中,每一朵花都有绽放的梦想。
值日班长轮流制,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让他们经过角色体验,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了班级工作的烦琐与艰辛,从而增强自觉、自律的意识,主动帮助和配合每天的值日班长搞好班级工作。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形成班级合力。
3.遥控管理,加强指导
学生在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中享受快乐,体会成功,成就自我。但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不代表着老师不参与,特别是小学生,各方面能力还稍显不足,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需要老师去引导、组织。学校和老师会给学生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鼓励他们张扬个性,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老师也会适时给学生以引领和指导,于困惑处解疑,于矛盾处调解、疏通,以便于他们更好地发展。我们经常开辟晨会、班会等途径,采用自评、互评、组长评价、老师评价等方式对各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这样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班级情况也能了如指掌,做到有放有收,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对下一步工作随时做出调整。
在新的管理模式中,教师只起监督和指导的作用,学生由原先的被领导、被监督转换为制定者和执行者,变成了构建和谐校园的主角。全校各班之间形成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竞争氛围。
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核心。作为班主任,应该分清自己在班级工作中所处的角色,成为班集体建设的导演和总监,做好幕后策划和指导,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得到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