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特色生态德育品牌
东城一小黄邓分校在灞桥区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学校,2016年我们带着“东城第一小学”总校的名校光环在浐灞生态区建立分校并投入使用,学校生源全部来自周边香湖湾、黄邓村还迁的子女,家庭环境、学生整体素质与城市的孩子都有很大的差距;而学校老师也整体呈年轻化,教育教学经验不足。可是认清负能量,才能找回正能量,我们深知我们拥有的并不比缺失的少。我们地处环境优美的浐灞生态区,拥有浐灞“两河四岸”最美的生态走廊,兼具“天府之国”“东方门户”的源远历史文化,我们还享受西安市“名校+”工程的大力扶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在总校的引领下,东城一小黄邓分校这个“年轻”的新学校,在不断的思考与实践中寻找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从校情出发,结合地域优势,融合浐灞生态区“自然生态”的大背景,努力打造属于我们的特色生态德育品牌。
(一)借助文化优势,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以“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等。这说明,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对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水而兴的浐灞素有“三辅圣地”的美誉,这里是古长安的东方门户,自古为东西交通必经之地,送别文化始于这里。“灞柳风雪”飞舞千年,李白、白居易在这里留下诸多传颂千古的名篇,6000多年前的半坡文明、1200年前的广运潭盛况无不折射出浐灞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今天的浐灞更被定义为西安国际文化交流轴,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欧亚论坛永久会址、西安领事馆、西安科技馆、西安图书馆均在浐灞落户。这充分说明浐灞生态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学生的生态德育渗透和熏陶,通过文化实践和体验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我们本着“开发——利用——提升”的整体思路,遵循“螺旋式上升,阶梯式发展”的教育规律,采用“搜集整理浐灞文化→创新校内育人方式,大力传承浐灞文化→拓展校外实践渠道,真切体验浐灞文化→弘扬发展浐灞文化”的策略做法,尝试“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立足长远,因地制宜,制定了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校内外系列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项目式学习、主题班会、艺术比赛、创新实践体验等别开生面的德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增强德育实践效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体划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而其中“社会参与”里的“责任担当”要求学生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而学校所处的浐灞生态区拥有着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资源,坐拥长安八水中的浐灞两水系,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六大生态公园处处可见水波粼粼、鸿雁齐飞、鱼翔浅底。这优质的生态景观、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是学生们天然的学习资源。
我们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方式,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创新教育行为,形成教育合力,深入开展丰富的校外实践活动。比如:我们把自然科学课搬到世博园里,在自然馆里可以近距离观察到各种热带雨林植物、沙生植物甚至各种珍稀植物,直观感受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气候带的生态景观;我们将绿色生活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上,联合社区进行“低碳生活·健步走”“低碳生活·随手拍”等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小家带动大家”的形式,影响更多的居民绿色出行、健康生活,带动大家去发现、感受身边的美,从而珍惜当下优美环境的来之不易,共同去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当孩子们离开教室、走出家门,真真实实地拥抱大自然,那种心情的放松、精神的活力充分被激发了出来,此时此刻生态德育被渗透在环境中,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在每一分好奇中激发探索的欲望,这样的德育实践不仅有效而且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