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创设,渗透生态德育

三、加强校园文化氛围创设,渗透生态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充分说明了校园环境对于学校德育的重要性,校园的设施设备、一草一木,甚至是一面墙壁都可以发挥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一)丰富校园文化景观,营造浓厚人文气氛

学校规划建成以“火凤、喷泉”为主题的校前文化广场,不仅展示了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更给学生以如沐春风的归属感;教学楼一层的“熠烁厅”,顶部的圆形造型和书形雕塑,象征着天圆地方。书上雕刻着我校的“一训三风”,让学生们受到耳濡目染的熏陶;正面是以火文明发展为主题的沙雕,体现人类文明的每一步,火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面是总校的校徽,让分校的所有师生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培养全体教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侧面墙上办学理念鲜明突出,学生的校园生活和“一训三风”释义陈列其间,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火树银花”校园文化主题墙,树形的造型,配以理念的提炼词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照,寓意学生们在这座校园里茁壮成长,自由绽放;后面墙上布置着我校部分教师的简介和教育理念,他们好似星星之火,点亮每名学生心中的梦想;校园南侧廊架,以爱国教育、中华经典、典故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景观,更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艺术氛围、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学校的校园环境真正成为无字的诗、无声的歌、立体的画,校园内呈现出健康活泼、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发挥学校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的宣传学习作用

充分利用好学校宣传栏、走廊、楼梯口等,精选一些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加强德育渗透。例如把近年来在学校乃至省市取得荣誉的同学事迹制作成“闪耀之星”的宣传板陈列在学校二楼的“熠烁厅”展示区,突出榜样的作用,激发全体学生的斗志,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在楼道展示每名学生的个人风采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表现欲。通过在学校电子大屏上播放各种环保公益小视频、在电子横屏出示各种宣传标语,如“珍惜生命资源,请节约用水”“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节能珍惜资源,减排爱护环境”“绿色实践、绿色生态、绿色生活”等等,大力营造环保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加强班级文化气氛的创设

在教室内张贴或悬挂学校统一背景、统一风格的名人名言,通过名人成长历程、奋斗过程的事迹鼓舞人心;积极进取的名言,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统一的班级宣传栏、活动板报等,既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也可以黑板报形式展示班级学习生活等内容,以此作为学生德育阵地。

在学校统一风格的同时,一个班集体也必须形成独有的、可继承性发展的一种班级文化,这种文化可以通过创设一定氛围来体现、物化。因此,我们只有重视班级布置,做到设计新颖,布局精巧,求气氛,讲韵味,才可以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氛围。例如:每个班都会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确定各个学习小组的名称与口号,学生们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制作出别具特色的组牌,上面的口号、目标学生们每天都能看得见,催人奋发进取,给人以鼓舞和力量,增强了班级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正是这一种班级文化,于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的渗透,形成了良好的班级风尚,促进学生良好的品德形成。

校园文化建设是生态德育构建的基础,在生态德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引领之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已经逐步从趋同整合发展到交融提升,丰富了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对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