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与人

三、人与人

以“坚持人与人一起成长”为教育主题,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守则》为指导,重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方面突出“加强”与“改进”。我们要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我们突出一个载体:以行为规范发展性评价为载体,突出地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及评价制度建立。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学生深厚的孝心、爱心、热心,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自律规范和温文尔雅、诚信至上的处世态度。

(一)细化评价标准,丰富评价方式

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制定《东城一小黄邓分校在校一日常规》《东城一小黄邓分校“闪亮之星”评比细则》,引导学生做到七个“更加”——行为习惯更规范文明,汉字书写更端正漂亮,数学运算更正确迅速,经典背诵更熟练广泛,运动爱好更发展开阔,保护环境更低碳绿色,学习成绩更扎实提高,并以此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这一明确的育人方向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调动了学生自我教育的兴趣,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从而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为了激励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为每名孩子定制了“小火凤”荣誉册,孩子们只要日行一善,养成一个好习惯,荣誉册相应的栏目里就会得到一枚奖章,期末各方面均表现优异的同学将获得“闪亮之星”的荣誉称号。与此配套的还有“星火币”奖励制度,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星火币,在星火超市“购买”自己喜欢的礼品。如此多元、生动的评价激励方式,激励着孩子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而班级层面的奖励,更是重在体验和快乐。观看科幻大片、去世园会踏春,到湿地公园放风筝,这样实实在在的评价,促使校园精神风貌积极向上。

(二)让书香浸润心灵,用坚持点燃梦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可见书籍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成就独特的自己。我们坚持清晨在校的经典诵读20分钟,倡议晚上在家的亲子共读半小时,让孩子在国学经典中感悟民族文化,在父母的陪伴下享受阅读乐趣,让书籍不仅仅是增长学识的工具,更是联系亲子感情的纽带。为了营造更加积极、浓厚的阅读氛围,我们发动家长和学生进行好书推荐,由推荐家庭进行“领读”,感兴趣的家庭即可加入“好书共读”的行列,每阅读完一本书还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分享交流活动。让学生乃至家长在长期的阅读中提升自身素养,遇到更好的自己。

(三)服务他人,成就自己

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建立“小火凤”服务岗位,是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重要举措。怎样变“要我服务”为“我要服务”?我们鼓励学生自主设置服务岗位,指导学生做有责任有担当的志愿者,让校园处处充满着温暖,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价值引领,通过岗位招募、学生自荐、家长支持、教师认可四个环节,把校园管理、班级管理岗位交给学生,学生自主认领,实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自我管理新格局,学生在服务参与中体验到成长。与此同时推选并成立学生代表委员会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以及各类活动方案的制订中去,定期参加学校的行政会,真正做到政策从孩子中来,到孩子中去的良好局面,让学生在参与学校事务的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规划,具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在活动中展示闪亮自我,用仪式铭记特殊时刻

我们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各类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不断参与,亲身体会,感受生命成长的饱满。每学期开学之初的开学典礼、每年3月份的风筝节、4月份的运动会、5月份的艺术节、6月份的毕业典礼、9月份的开笔礼、10月份的入队仪式、11月份的成长礼、12月份的学科节,将我校的“三礼三节三活动”充分落到了实处。这些形式多样的仪式、节日、活动不仅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仪式铭记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激励自己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五)做好学生的建档与跟踪制度

指导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定期记录和收录个人成长的重要事件、重要凭证,开拓学生自我教育的德育新途径的同时,为我校的后续发展奠定一定的人才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