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管理内容

1.3.2 管理内容

按工程性质,可将管理内容大致分为前期、土建、装修、机电等几方面。

(1)前期工程。前期工程主要包括三通一平、道路翻交、管线改排等三方面的内容。

三通一平,俗称水通、电通、路通与场地平整,属临时工程。临时电箱、进水总管位置在制定方案时要重点考虑,临时道路主要注重与城市道路衔接关系,需要兼顾施工方便、费用节省、管理便利等方面的情况。管理重点在于日常管理、维护责任界面以及施工结束后的拆除、销户工作

道路翻交,建设管理过程方案制定是重点,减少翻交次数、缩短翻交时间是原则,日常养护是关键。需要强调的是日常养护管理与施工结束后的移交要责任明确、及时有效。

管线改排,需要重点协调与道路翻交的衔接时间,同时需要及时有效优化工序、标清位置、落实养护、筹划移交。重要管线还要重点协调线路方案、保护措施、割接时间。

(2)土建工程。高架车站以及地下车站的基坑围护、土层降水、地基加固、土方开挖、支撑架设、结构构筑以及线路区间等工程管理可按照点、线、面不同层次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项目公司层面以工程筹划为重点,具体工点以现场质量、安全、进度为重点,全线协调以工序协调为重点。充分调研资源、合理安排工期、统筹划分标段、详尽排定工序是工程筹划的重点,并结合动拆迁、前期工程、机电工程等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工程筹划。

(3)停车场(段)工程。停车场(段)工程包括房建、市政、绿化、机电等内容,现场协调十分重要。房建、市政绿化可选择不同单位独立完成,场(段)内轨道、触网等可列入全线相关机电单位实施。

(4)装修工程。装修工程不影响运营实质功能。风格、效果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全线统一进行视觉效果设计,不同车站根据区域特点制定不同的装修标准,过程中加强质量管控,力求物有所值。

(5)安装工程。包括车站、区间设备用房等风水电安装以及外部上、下水配套。其中,大型设备采购应注重技术适宜、制式统一,安装过程加强出厂验收、现场单体调试、系统联调。上、下水配套加强与市政管理部门的协调。

(6)轨道工程。重点考虑敏感地区的减振降噪措施,注重铺轨基地筹划,加强换铺时间协调。轨道工程是后续线路机电工程的基础,工期紧张时线路铺通是关键。

(7)机电工程。通信、信号、AFC、FAS、BAS、电梯、供电(触网或三轨)等机电工程管理重点在于设备采购与现场安装调试。大型设备比较适合由业主统一采购(公开招投标),以保证技术标准与工程周期,小型设备采购可由安装单位负责。每项机电工程专业性都很强,建设管理重点在于有经验有信誉有业绩单位的选择,过程中加强监理管控,突出系统调试。

(8)科研与咨询项目。根据工程难点确定科研课题,以项目公司为主体组织科研院所、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突破技术难关。

咨询项目主要包括劳动、安全、卫生、防雷、市政、消防、人防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单位选择采用直接委托的方式。负责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验收阶段由相关咨询、协调工作。

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飞速发展,而鉴于其点多、线长、面广、工序多、专业杂的特点,亟待对建设管理进行系统性总结,厘清参建各方职责,明晰各工序、各专业工程之间的管理界面并规范其接口管理流程,明确建设单位在技术环节的管理重点、要点,进而对常见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系统性预防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