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 安全管理
1.施工过程中的特点、难点
(1)本项目施工范围为信号系统设备的安装,其施工条件基于线路(轨道)、设备室提供的适合作业的工作界面、作业环境受铺轨、安装装饰的影响。
(2)本项目施工过程主要为人工作业,不使用大型机械,使用机具主要包括手持电动工具、专用仪表与组合工具等。
(3)场地特点:信号设备的位置遍布于轨道及沿线,施工场地零散。
(4)本项目贯穿于现场具备进场作业条件至运营前试车结束的全过程,时间跨度长。
(5)交叉作业多:在线路上施工时,存在与铺轨(工程车)、接触网、通信、消防、照明等其他专业施工的交叉作业情况,对同一作业区域人数多的工序(电缆敷设等),沟通协调工作量相对较大。
(6)设备安装作业小组分散,轨行区作业令的使用、轨行区作业人员的进入、防护、撤离的控制。
2.危险因素识别
(1)轨行区施工:
①作业人员未按《施工作业令》规定的区域、时间进入、撤离轨行区。
②未按要求佩戴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③作业前未按要求设置防护用品。
④作业时遇到工程车通过未撤离至安全区域。
⑤作业完毕未做到“人走场清”。
上述可能导致工程车车辆伤害事故。
(2)施工用电存在的问题:
①使用非标电箱。
②无证上岗从事电工作业。
③没有不落实“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
④电气元件损坏,未及时更换。
⑤使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⑥漏电开关失灵达不到安全要求。
⑦宿舍里乱拉电线。
以上情况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3)室内设备安装:
①施工人员在室内吸烟。
②搬运电源屏笨重物件未设专人指挥。
③作业结束,未切断电源。
以上可能导致火灾、触电事故。
(4)电缆敷设及引入:
①未设专人统一指挥。
②未设专人防护。
③电缆盘支架不稳,翻倒伤人。
④与其他专业施工交叉作业。
⑤电缆爬架上绑扎电缆不系安全带。
可能导致车辆伤害、压伤、高处坠落。
(5)高柱信号机安装:
①人工立机柱时,无专人统一指挥。
②立机柱时拉绳和叉杆未绑扎牢。
③机柱坑未回填夯实即攀登。
④在机柱作业时不系安全带。
⑤作业时上下抛递工具和材料。
⑥在雷雨或暴风雨雪天气时,在信号机上作业。
上述可能导致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伤害。
(6)施工机具:
①机械老化,安全装置不全。
②电源线老化,绝缘性差。
③带病作业,缺乏保养。
④未使用开关控制箱,不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要求。
⑤使用手持电动工具随意接长电源线或更新插头。
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7)试车配合:
任意进入轨道。未执行试车期间道岔操控作业程序。可能导致机车车辆伤害、行车事故。
3.安全管理目标分解
(1)轨行区施工。杜绝因未按作业令批准的时间、区域范围进场作业引起的工程车伤害、死亡事故。
杜绝因未设置安全防护用品引起的车辆伤害事故。
(2)施工用电、机具。杜绝设备安装用电、宿舍用电发生触电、火灾事故。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测试合格率达100%。
(3)室内设备安装。杜绝施工作业中的触电、火灾事故。
(4)电缆敷设及引入。杜绝电缆盘架设不稳翻倒、人员伤害事故。杜绝电缆引入时高处坠落事故。
杜绝因人员组织、防护不当引起的工程车伤害、死亡事故。
(5)高柱信号机安装。杜绝因人员组织、指挥不当引起的机柱倾倒、人员伤害事故。杜绝高处坠落事故。杜绝因上下抛递机具、材料引起的伤害事故。
(6)试车配合。杜绝人身伤害事故。杜绝挤岔、行车事故。
4.安全管理措施
1)轨行区施工
轨行区是本项目施工作业的主要场所,本方相关的轨行区内容主要包括人员行走、设备安装与调试、工具材料堆放等。所有人员必须取得施工作业令后方可进入轨行区。
(1)组织管理:
①施工单位设立专职调度,负责收集、汇总、编制轨行区施工周计划,参加建设方(或其委托的轨行区管理、调度方)召开的协调会,获取施工作业令并分发给各施工班组长。
②各班组长即为该工点的现场安全主管,每次进入轨行区施工前先在集合地点清点人数,做好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与准备工作;确认是在批准的时间、在指定的区域内施工,凭调度室批准的施工作业令率队进场。安全主管在施工前应负责对各种安全保护措施进行安排和检查,并与轨道承包商的调度室保持联络。
(2)行为安全要求。进场人员在线路上施工或行走应遵循以下要求:有责任警告不遵守安全规则的人注意安全;不得对工作地点构成干扰;不得无计划进入轨行区;不得将工作证、出入证复制或借给其他人员;不得转借或滥用调度赋予的任何施工作业令或权力;未经授权不得登乘工程机车、轨道车;不得在钢轨上行走;未经允许不得移动停在线路上的车辆;在线路或附近工作或行走时,应穿着易于司机辨认的荧光衣;从规定的出入口进出工地。
(3)防火要求。无论车站或是区间,工点范围内禁止吸烟;未经许可,不得使用任何易燃易爆物品。
(4)施工要求:
①站台施工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确保在站台上的设备材料按照划定的区域堆放整齐,任何工具材料严禁侵入行车限界;不得向轨行区丢污物、包装纸箱、木板、废弃的安装材料、工具、垃圾等。
②在轨行区域施工时应遵循以下要求:确保道床的清洁;施工完毕后将施工垃圾清除出轨道区域;严格按照规定在施工区域两端设置红闪灯进行安全防护,施工完毕并经该工点施工负责人确认线路出清符合规定后撤除红闪灯;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人扳动道岔;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人拆卸道岔设备、固定道岔尖轨的临时木楔或其他物件。
(5)轨行区施工安全防护。在作业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预、确报。在任何情况下,如施工地点的停车防护信号尚未撤除或待避工作尚未做好而列车临近时,防护员应及时向列车显示停车手信号,使列车停车。
施工安全防护要求:工点负责人应派人在施工区域的起点、终点以外100m处各设置红色闪光灯作为停车防护信号,红闪灯应置于线路两钢轨之间。工点负责人确认防护员已设好停车防护后,才能发出施工命令;在使用梯子、拖车和其他大型设备之前,或在已带电的设备附近工作时,调度应特别申请请点;所有在轨道附近工作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醒目的衣服或荧光衣。在地面的轨道上工作时,安全防护员必须拿信号旗;在隧道内工作时,安全防护员必须拿信号灯站在来车方向的红闪灯设置处;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不能在正线的轨道上(接触网已被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升降台或梯子,除非已确认切断牵引电流,接触网设备已挂好地线。升降台(梯子)必须在接通牵引电流之前拆除;工点负责人如发现施工地点有妨碍行车安全的异常情况时,除采取紧急措施消除故障外,应立即显示停车信号和通知驻地监理转告管理方调度室暂不放行列车。
施工完毕后,施工负责人必须确保现场“人走场地清”后,向调度汇报(当车站有行车值班员进驻后,向值班室办理销点手续),由调度向管理方调度室办理销点手续;
当发出停工命令时,施工人员应及时撤除妨碍行车的一切障碍物并迅速到安全地点待避。工点负责人确认安全或确认线路已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后,方可通知防护员撤除停车防护(红闪灯)。
2)临时用电
(1)原则。施工现场用电必须满足三项基本原则: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级配电系统;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
本工程使用的用电工机具主要是电锤、电钻、电烙铁、角磨机、切割机、电焊机等,都是容量较小的用电设备,车站配电线路及一级、二级配电箱由安装、装饰地盘承包商设置与管理,施工方在和管理单位签订用电协议后使用。
(2)设备安装用电。本工程室外设备安装点分散,临时用电使用小型发电机。小型发电机使用时,外壳应进行可靠接地;运转过程中严禁加装燃料。
3)室内设备安装
人工装卸电源屏、组合柜等笨重器材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采用呼唤应答制,搬运作业场地应无妨碍物,夜间作业时有照明设施。
建立机房出入登记制度,本方及相关方人员进入信号机房时要按要求登记。作业人员严禁在室内抽烟,室内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禁止存放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室内按临时用电要求接入电源,严禁使用发电机;每天施工作业结束后,要切断电源。
在进行线槽切割作业时,作业人员要戴防护手套;在连接电池端子时,金属工具(如扳手)要使用绝缘胶带缠绕。
在用信号设备的安全防护主要涉及线缆割接、防尘、原有设备的保护等工作:作业人员严格遵守“三不动,三不离”制度;在机房内施工时,应采取防尘措施,保持施工现场整洁;禁止触动与施工无关的机房设备,需要用到机房原有设备时,应经机房负责人同意,以机房值班人员为主进行工作。
4)电缆敷设
班组长应带领指挥人员预先了解线缆敷设路径、穿越的障碍点。
作业过程中,班组长、指挥人员及安全防护员通过对讲机传达相关的信息;作业人员应听从指挥,保持适当的距离;搬运电缆人员均应站在电缆同侧,拐弯处应站在拐弯外侧;放缆时每人负重不应大于35kg。
电缆盘应架设稳固,轴杠保持水平,电缆盘离地面不大于10cm并有制动措施。
从电缆盘上拆下的防护板,应放置在安全地点,电缆盘两边的作业人员,不得将脚伸入电缆盘底下,也不准用脚蹬电缆盘侧面。
电缆盘存放区域应设置警示带防护,其选择应有利于施工作业并结合车站地盘商提供的现场情况,以避开或减少与其他施工的相互影响。
5)高柱信号机安装
人工立撤机柱时,应有专人统一指挥,按每人承重50kg配备作业人数并检查所有工具,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立机柱的拉绳和叉杆必须绑扎牢固,严禁将叉杆、支杆支在身体上,不准将拉绳缠绕在胳膊或腰间。
立起的机柱必须回填夯实后,方准撤去叉杆及拉绳,机柱坑未回填夯实,严禁攀登。
在信号机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严禁两人在同一机柱上同时作业,机柱上有人作业时,机柱下严禁站人。在机柱上工作时,工具、材料均应放在工具袋内,严禁上下抛递工具和材料。
安装或拆除信号机构时,必须使用滑车吊装,机构吊起后,下方不准站人。
雷雨或暴风雨雪天气时,严禁在信号机上作业。
在馈电线路附近竖立或拆除信号机时,机柱与馈电线最近线条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机柱长加两米,如距离不够时,必须联系确认停电后方准施工。
6)试车配合作业
本作业仅指试车期间对道岔动作电源、电动转辙机安全接点开闭的管理,其他要求依据系统供应商的调试方案执行。
施工单位根据系统供应商的调试方案制定本方配合作业方案,每个需要配合的站点至少安排两人作业。
作业人员每次作业前根据方案的要求接通需要使用的道岔动作电源、闭合电机的安全接点,配合车站值班员解开道岔勾锁器;作业完毕,将上述过程恢复。
作业人员严禁在试车过程中擅自操动道岔或有其他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
7)施工现场的防火措施
信号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火灾的位置主要有施工人员驻地、材料存放点、燃料存放点、机房等地,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有电源短路、明火等。
施工现场实行逐级防火责任制。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现场消防工作;各班组长负责施工区域的消防安全。
临时使用的仓库建立消防管理要求,配置消防器材,使用防暴灯具,电源线的线径应符合要求;易燃易爆物品应单独存放;严禁保管人员住在仓库中;仓库内严禁烟火。
建立动火作业审批制度,现场焊接等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证。
电气设备、电动工具严禁超负荷运行;电力线路的线径应满足负载电流的要求,接头要结实可靠;机房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电池室内严禁安装能够产生电火花的装置。
施工人员驻地严禁乱拉电力线;严禁乱扔烟头;应按要求配置灭火器材,并应对员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8)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信号工程的高处作业主要包括区间电缆引入时电缆爬架电缆的绑扎、站台紧急按钮电缆的敷设等。
高处作业人员应当持证上岗。安全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工作服、工作鞋并认真检查各种劳保用品是否安全可靠。高处作业人员情绪不稳定、不能保证精神集中地进行高处作业时不得上岗。高空作业前不准饮酒,前一天不准过量饮酒。
高处作业用的各种工、器具要加保险绳、沟、袋,防止失手散落伤人。作业过程中严禁上下抛递工具。
高处作业需确保踩踏物牢靠。登高作业采用梯子时,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梯子横档间距以300mm为宜,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禁止两人同时在梯子上作业。人字梯底脚要拉牢。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梯子上只允许一人上下通行,攀登梯子时,手中不得携带工具或物件,登梯前鞋底要清理干净。
9)防洪和防气象灾害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情和气象预报,一旦得到有可能危及工程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洪水或气象灾害的信息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洪和防止气象灾害的措施,以确保工程和人身财产的安全,保证工程按计划进行。
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应对职工进行防洪和防气象灾害的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防护意识与防护技能。
施工单位备有防洪、防灾的工具和器材(水泵、沙袋等),应有专人保管。
对防护工具和器材,安全领导小组应进行定期检查。
发现气象灾害预兆时,施工单位要重视职工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人员进出现场要经过允许并有记录;要做好信号设备的防护,检查机房的预留孔,对可能造成危害的(灌水)进行封堵,无法封堵的,要报告监理及建设单位,对室外的箱盒等设备,要上紧盖子并检查密封圈良好,严禁将设备平躺放置,电缆端头必须用热缩帽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