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 地面起砂、空鼓、裂缝以及脱皮

5.10.2 地面起砂、空鼓、裂缝以及脱皮

1.预防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总结了一些防治措施及施工技术

(1)材料选用。水泥砂浆面层采用的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32.5级,并严禁混用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砂子应选用中砂或粗砂,且含泥量不大于3%。水泥和砂子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试化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水泥砂浆的配制。水泥砂浆的体积比不宜低于1∶2.5,其稠度不大于3.5cm,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采用机械搅拌做好计量,搅拌时间不小于2分钟,必须拌和均匀,颜色一致。水灰比要控制在0.55左右,以减少因失水收缩而产生的裂缝,保证水泥砂浆的和易性和地面强度。

2.施工技术

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弹面层水平线→洒水湿润基层→刷素水泥浆→铺设水泥砂浆→刮尺刮平→木抹子搓平→压实→钢抹子压光(三遍)→养护。

(1)预制板安装前应抄测,楼板安装时要用1∶2水泥砂浆铺平,厚度均匀在15~20 mm之间,板缝均匀控制在30~60mm之间,灌缝前要清理板缝,用清水冲洗,按规定埋设锚固筋,灌缝采用C30细石混凝土。

(2)垫层或找平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在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上铺设,如表面光滑应予凿毛。铺设砂浆前必须将基层表面的浮灰、浆膜或其他污染物、混凝土等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清水冲刷干净,冲洗后,将污水全部清除,不得存有积水。铺设砂浆前1~2d要浇水湿润。根据墙、柱面高程线,在墙、柱面四周弹出面层水平标高线并核对电梯、内外门框的标高。

(3)水泥砂浆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铺设时,预先在门口位置设置玻璃分格条。铺设前在基层上刷素水泥浆结合层,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均匀涂刷,不宜采用先撒干水泥面后浇水的扫浆方法,素水泥浆水灰比以0.5左右为宜。刷素水泥浆应与铺设面层紧密结合,严格做到随刷随铺水泥砂浆,如果素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去后重新涂刷。然后将水泥砂浆按操作方法铺开,水泥砂浆应随铺随拍实,并用木抹子由边向中、由内向外搓平、压实:木抹子应用力均匀,后退操作,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再用靠尺检查平整度。

(4)掌握好压光时间:面层压光用钢抹子分三遍成活,逐步加大压力。抹完第一遍待砂浆稍稍收水后,即用钢抹子稍用力压出浆,然后抹平,待砂浆初凝后、终凝前(一般以上人时有轻微脚印但又不明显下陷为宜)进行第二遍压光。按照由边角到大面的顺序,填实压平,使表面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应在砂浆终凝前,用钢抹子将前遍留下的抹纹全面压平、压密实、压光滑,要求表面平整光滑。面层压光应水泥终凝前完成,切忌在水泥终凝后压光。而且在压光时应注意先压抹墙边四周收水较快的部位,面层压光后,表面应色泽均匀一致、光洁,不得有砂眼、抹纹、皱纹。当砂浆干湿度不适合时,可稍洒水或撒1∶1干水泥砂不宜撒干水泥。分格的面层,应在水泥初凝后进行弹线分格,先用木抹搓出一条约一抹子宽的面层,用钢抹子压光,并用分格器压缝,要求分格平直、深浅一致。

(5)养护:面层压光经24h后,用锯末草袋覆盖(有条件的可用黄泥或石灰膏在门口做坎后进行蓄水养护),洒水养护7~10d,每天浇水不少于1次,如室温大于15°时,最初3天每天浇水不少于2次。

(6)成品保护:要确保地面7~10昼夜的养护期,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在地面上不得堆放破坏水泥砂浆地面的物品,确保水泥砂浆地面的质量,手推车需要经过所铺地面行走时,必须铺设木板,水泥砂浆应在常温下进行,若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暖防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