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孔洞
2025年10月13日
5.7.4 孔洞
1.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实。
(2)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侧面加开浇灌口下料。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图5-7 蜂窝照片
图5-8 整改照片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成40°~50°角斜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使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动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4)砂石中混有黏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5)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浇筑板时为1.0m),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2.整改措施
(1)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应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修补或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2)一般孔洞处理方法是: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混凝土结构强度高一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浇筑,表面用1∶2水泥砂浆抹光。
(3)对面积大而深进的孔洞,按第(2)项清理后,在内部埋压浆管、排气管,填清洁的碎石(粒径10~20mm),表面抹砂浆或浇筑薄层混凝土,然后用水泥压力灌浆方法进行处理,使之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