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施工准备阶段

3.3.2 施工准备阶段

1.主要协调工作

(1)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参建单位内部、参建单位与地方及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关系。

(2)协调处理改河、改渠、改路等工作。

(3)协调临时用电、用地、用水的相关工作。

(4)协调前期管线搬迁工作。协调处理施工区域内管线绿卡办理的相关工作。

2.施工许可等手续的办理

(1)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办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批复,施工单位已进场,项目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后,建设单位按标准流程申请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2)工程安全监督手续办理。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批复,参建单位管理机构、管理体系、相关管理制度及开工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建设单位根据交通建设安全监督部门的要求,建设单位按流程申请办理工程安全监督手续。

(3)工程施工许可手续办理。在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已批复,施工和监理单位已确定,建设用地已批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已办理,项目建设资金已落实及项目管理制度已制定后,建设单位按流程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工程施工许可手续。

(4)其他相关许可手续办理。根据项目实际,建设单位根据有关规定,到相关行业部门办理夜间施工、涉河涉堤、港口岸线、临跨(拦)航道建筑物、跨越铁路线、高压线、燃气管道施工等许可手续。

3.首次建设管理会议及交底

(1)组织首次建设管理会议。在参建单位进场后,首次工地会议前,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组织召开第一次建设管理会议。

(2)参加首次施工会议。建设单位派代表参加首次施工会议。

(3)设计技术交底:

①在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召开设计技术交底会议。参加人员包括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代表,监理单位总监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专业工程师等。

②由项目设计负责人对项目设计意图、结构设计特点、工艺要求、施工中注意事项等进行交底,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问题或疑点进行解答,并书面整理形成会议记录印发参会各方。

(4)工程监督交底。在办理完成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手续后、工程施工前,由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构进行监督交底。交底会由建设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负责人及职能部门相关人员、设计负责人及现场设计代表、监理人员以及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各分项专业负责人等应参加会议。

(5)监理工作管理:

①监理现场机构成立及人员进场

(a)督促监理单位按照监理合同要求成立现场监理机构,明确现场机构的主要管理人员组成,按照合同约定提供监理人员的身份证明、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和工作经历等证明材料,并提出进场申请。

(b)建设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组织人员核查监理单位进场人员的申请材料和原件,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人员应要求监理单位予以更换。

(c)核查通过后,建设单位批复同意进场。

②办公条件进场。审查监理单位是否按合同规定和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办公设备、车辆和通信设备等。

③工地标养室。督促监理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建立监理工地标养室,管理制度是否完备。

④监理工作体系。检查现场监理机构的管理组织框架、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是否齐全,是否满足合同和规范要求,是否满足工程实际需求。检查通过后应及时批复监理工作大纲。

4.施工单位管理

1)现场机构成立及人员进场

(1)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要求成立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明确现场机构的主要管理人员组成,按照合同约定提供主要技术人员的身份证明、资格证书、职称证书和工作经历等证明材料,并提出进场申请。

(2)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组织人员核查施工单位进场人员的申请材料和原件,对不符合合同规定的人员应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更换。

(3)核查通过后,建设单位批复同意进场。

2)施工机具设备

(1)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的主要机具设备提出进出场计划,并进行审批。

(2)建设单位应按照进出场计划督促监理单位对进场设备进行验收,对施工主要机具设备的数量、规格、型号进行核查,对其使用完好率进行监督。

3)工地标养室

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合同要求,建立工地标养室,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日常管理。

4)施工场地

(1)要求施工单位按照集中加工、集中预制的原则编制施工场地(包括预制场、钢筋加工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由建设单位批复。

(2)场地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会同监理单位成立验收小组,进行专项验收。不同工序的场地建设,可一次规划,分阶段完成并验收。

5.设计单位管理

督促设计单位按照设计合同要求按时设立现场设计代表组,按照合同对现场设计代表组进行检查。

6.其他工作

1)大型临建工程管理

(1)对工程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大型临时设施工程,建设单位宜委托设计单位进行专项设计。

(2)大型临时设施工程建成后,应组织专项验收。

2)建设过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工程开工前,应对建设项目进行总体的安全风险评估,并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估报告结论和评审意见,督促施工单位完善施工方案及预案。

3)工程量清单核算

施工单位进场后,建设单位应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工程量清单的核算,并对核算结果进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