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 管理重点

4.2.5 管理重点

4.2.5.1 顶管机出洞质量控制

1.出洞流程

洞圈放样→基座安装→顶管机安装、调试→后靠板顶架安装→凿除部分槽壁→洞圈止水袜套安 →装 洞圈插板安 →装 槽壁全部凿 →除 顶管机靠上洞圈 →内 出洞顶进。

2.混凝土洞门凿除

(1)在凿除洞门前需对加固土体进行验收,可以在洞圈范围内合理位置开设一定数量样孔以检验顶管机出洞正前方土体的加固情况,在样洞验收良好的情况下开始凿除洞门。

(2)在洞圈内搭设钢制脚手架,粉碎性凿除洞门混凝土,首先暴露出内排钢筋,割去内排钢筋,保留外排钢筋,清理干净落在洞圈底部的混凝土碎块,然后按照先下后上的顺序逐块割断外排钢筋,凿除最外层混凝土并马上清理。

(3)洞门凿除要连续施工,尽量缩短作业时间,以减少正面土体的失稳性。整个作业过程中,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全过程监督,杜绝安全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同时安排专人对洞口上的密封装置做跟踪检查,起到保护作用。

3.顶管机出洞

1)顶管机靠上加固土体

为避免刀盘上的刀头损坏洞口密封装置,在顶管机机头近密封装置上涂抹黄油以减少摩擦力。当顶管机刀盘鼻尖即将靠上加固土体时在确定刀盘旋转时不会切削到止水装置,开始旋转刀盘开始使顶管机顶进建立正面初始平衡。

为保证顶管机壳顺利进入洞圈,顶管机千斤顶的使用基本以底部两边为主,顶部两边千斤顶可适当配合保持行程的均衡性,确保在顶管机前移的过程中机壳与基座的接触良好。

2)检查洞口止水装置

顶管机刀盘靠上洞圈前再次检查洞口止水装置的密封效果确保出洞安全。

3)顶管机穿越加固区

(1)顶管机穿越加固区技术措施:

①加密测点并加强监测频率。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合理布设沉降观测点,加强监测频率。监测数据必须真实有效反映地面变形情况。

②严格控制土压力。加固区内顶进,由于土体强度较高,顶管机切削可能存在困难,而且平衡压力设定过高会导致电流或油压过高、顶管机无法前进、后靠受力过大等不良后果,因此土压力的设定可偏低,同时结合沉降报表和其他施工参数进行分析、调整,反馈给顶进班组确保出洞施工安全。

③严格控制出土量。根据顶管机及管节之间的建筑间隙及各土层特性合理控制出土量,为建筑间隙的98%~100%。并通过分析调整,寻找最合理的数值。

④严格控制顶进速度。顶管机顶进速度宜控制在1cm/min以内,确保顶管机顶进压力以及刀盘扭矩不至于太大影响顶管机机性能保证顶管机出洞安全。同时根据需要在顶管机正面加水加发泡剂等,以改良正面的土体的流动性。

⑤润滑注浆。严格控制润滑注浆量、浆液稠度及注浆压力。在顶进时做到多点、少量、均匀、频繁注浆,压力控制宜偏小减少浆套的流逝。

⑥动态信息传递。在顶管机施工中要根据地面监测信息的分析,结合推力、顶进速度和出土量以及千斤顶的编组等等之间相互关系,保持顶进坡度相对的平稳,控制一次纠偏的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每一次测量报表都及时汇总给施工技术部门,以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应区域地面变形情况,确定新的施工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和指令,并传递给顶管机顶进面,使顶进施工面及时作相应调整,最后通过监测确定效果,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确保隧道施工质量。

(2)穿越加固区注意事项:

①千斤顶总推力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超过后顶的设计荷载)。

②顶管机机进入洞门圈时,需密切注意洞圈止水装置是否完好,必须及时调整插板的间隙,确保密封效果。

③控制好机头轴线位置,保证管节和顶管机下部的合理间隙。

④初始注浆时,注浆压力的设定要综合考虑地面沉降要求和洞门密封装置的承压能力。

4.2.5.2 洞门密封装置安装

(1)由于工作井洞圈直径与顶管机外径存有间隙,为了防止顶管机出洞时及施工期间土体从该间隙中流失,在洞圈周围安装橡胶帘布带、插板(根据间隙大小随时调整插板位置)等、组成的封装置。

(2)洞口设置注浆孔,作为洞口防水堵漏的预防措施。

4.2.5.3 水平运输系统建立

(1)顶管机顶进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水平运输方式,一般情况下使用卷扬机。固定卷扬机底座位置需牢固、安全。并对卷扬机做好防水,防泥浆措施。必须将水平运输系统调试到良好运行状态。

(2)在使用时必须每天对卷扬机钢丝绳检查,一旦发现有断丝,变形等情况。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4.2.5.4 切削障碍物控制

(1)顶管机切削障碍物(如桩基、槽壁等)前,必须对顶管机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顶管机设备完好性,尤其是根据刀盘马达的扭矩,随时调控顶进速度与后顶力。

(2)穿越前必须调整好顶管机姿态,尤其是控制好顶管机坡度,减小顶管机穿越时的阻力。

(3)顶管机长时间停止顶进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如对通道外的浆套补充注浆)。停推过程中每天必须注浆至少一次,不仅要复测顶管机姿态,同时对管节也要进行复核,核对变化量。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及时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