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技术接口

5.4.2 技术接口

5.4.2.1 装修装饰

(1)土建单位移交时必须排查结构渗漏点情况,并做好记录,确定堵漏完成时间节点,堵漏完成后组织复查工作

(2)自动扶梯的基坑、站台板下电缆夹层积水和垃圾必须清理干净移交给装修单位。

(3)站厅层土建单位施工的诱导缝引水槽必须贯穿结构梁并达到引水功能要求且不渗漏。

(4)土建单位移交时必须复核车站结构构件净空尺寸,按照建设单位关于《装饰装修工程管理工作管理指导手册》中车站主体结构实测实量各类交接单表格,由土建管理单位签字盖章后移交给装修单位。

(5)土建单位移交控制点(标高、十字轴线)由土建施工单位和管理单位签字盖章后移交给装修单位。

5.4.2.2 风、水、电安装

(1)机电安装单位进场后需及时排查原土建预留的各类孔洞(诸如位置、数量、尺寸),做好记录并通过相关部门提交给土建单位要求整改到位。

(2)设备房有VRV空调,机电安装单位及时预埋电源线和开关控制线,及时处理空调铜管排水体系和穿墙孔洞封堵的责任管理。

(3)在二次结构砌筑前,机电施工单位必须提交详细、准确的二次结构砌筑预留各类孔洞大小尺寸、位置等资料,提交准确的设备运输通道的平面预留图给土建单位,并通过监理、建设单位代表签字确认。

(4)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二次结构砌筑前机电安装单位必须提供设备区、公共区暗藏式消防箱的位置、尺寸以及消防管理二次结构砌筑时预埋到位,避免后续的敲墙打洞。

(5)严禁机电安装单位在二次结构砌筑后敲墙打洞现象,如果设计有管线走向调整需机械切割并考虑洞口的加固处理。

5.4.2.3 牵降变系统

(1)牵降变专业单位设备进场前需与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协调设备运输通道以及摆放位置,避免影响其他房间的二次结构的砌筑。

(2)牵降变等其他六大类系统房间,顶面施工时注意避让主体结构伸缩缝,如无法避免,不得影响引水槽功能要求。

5.4.2.4 信号、通信弱电系统

(1)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二次结构砌筑前,信号、通信弱电专业单位必须提供各类预留穿墙线槽的位置和尺寸。二次结构砌筑时及时预埋各类管线,严禁以后开槽打洞布设各类管线。

(2)机房内各类管线安装结束调试后,需书面告知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进行各类管线四周的防火封堵施工。

5.4.2.5 FAS,BAS工程气体灭火工程系统

(1)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二次结构砌筑时,FAS/BAS工程专业单位、气体灭火工程专业单位必须及时预埋各类管线,严禁以后开槽打洞布设各类管线。

(2)气体灭火专业单位在二次结构砌筑时,必须提供泄压口的尺寸,位置不得低于总墙体高度的2/3处,同时应安装在房间靠近走到的一侧墙上,如果设备区走道有吊顶则必须安装在吊顶上。

(3)土建单位(或装修单位)二次结构砌筑前,FAS专业单位必须与装修单位协调好防火门门禁接口的事宜。

5.4.2.6 铺轨

(1)高架车站及区间在完成结构验收,与铺轨单位办理书面移交后,组织铺轨施工。

(2)桥梁桩基沉降和梁体徐变与铺轨施工时间的控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桥梁桩基沉降和梁体徐变对轨面平顺性的影响,对轨道的施工时间进行控制:原则上从桥梁预应力张拉结束起,桥梁跨度小于或等于35m简支梁不小于30天后方可进行铺轨施工,跨度大于35m的简支梁和连续梁不小于90天后方可进行铺轨施工。要求同铺轨单位办理移交前,土建单位需提供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沉降徐变报告

(3)高架车站调线调坡后,轨道同车站站台板、车站地板标高。车站进行调线调坡后,车站土建单位应加强同铺轨单位的沟通,车站土建单位对站台板的高低及同线路中心线的位置进行测量,存在问题,需对调坡后浇筑成型的轨道为基准进行处理。与车站土建单位交接时,需对车站地板的标高进行复核。对于车站梁面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需车站土建单位进行整改。土建单位对存在问题的站台板及车站梁面标高进行处理时,铺轨施工单位需进行配合。

(4)梁面预埋钢筋的处理。铺轨同高架土建办理移交,对梁面的钢筋位置(以调坡的线路中线)进行检查,对于未埋设或埋设钢筋在道床以外的钢筋,要求土建单位进行处理。

(5)整体道床施工梁面注意事项。道床施工散落的混凝土,严禁堆高在梁面上,否则可能影响后续梁面找坡及防水层施工。

(6)桥梁伸缩调节器、梁面落水管口成品保护。进行梁面整体道床施工时,注意对梁面伸缩调节器、桥梁落水管的保护。严禁被混凝土污染、堵塞。

5.4.2.7 运营交叉施工

(1)建立运营负责、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级管理网络。

(2)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预防声、尘、光、专项方案,报监理单位和运营部门审核确认。

(3)三级管理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协调会,解决上周施工与运营的矛盾。

(4)施工单位每天上报在此部位施工的工作内容,并每日下班前到车控室回访今天施工的情况是否对运营产生影响。

(5)对运营有极大影响的,如可能产生较大噪声、灰尘、烟雾、异味的作业,尽量避开运营时段,影响较小的,视情况避开运营高峰期时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6)建立防火、防水、防声、尘、光等的各类应急预案,做好相关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演练工作。

(7)运营交叉区域施工作业应重点监控,设置专用视频监控系统。

5.4.2.8 孔洞

(1)装饰单位进场后,机电安装单位和各系统单位必须在较短时间内梳理各类预留孔洞是否有效并提交给装饰单位。

(2)土建移交时,与机电安装系统单位做好原结构预留孔洞的排查工作,对于遗漏和错误的孔洞分类汇总。

(3)开孔的程序管理:二次结构砌筑前要求各类系统单位提供墙体管线、风管等墙体孔洞位置图以及工作联系单,签字并经相关人员确认。

(4)原结构上开孔,对于超过300mm以上的,要求设计单位确认,并且由结构设计出结构加固处理方案,经相关人员签字确认后实施。

(5)坚持谁使用谁封堵的原则并确认各孔洞的封堵方案。

(6)孔洞封堵管理,强调管理责任:孔洞所属系统单位要负责最终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