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 转辙装置安装
转辙机是重要的信号基础设备,用于实现对道岔的转换和锁闭,是直接关系行车安全的设备,对于保证行车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转辙机及安装装置施工精度要求高、专业性强,是信号施工控制的重点(以ZD6型转辙机及安装装置为例)。
安装转辙装置前,须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如道岔的型号、基本轨类型、轨距、尖轨开程、枕木位置、道岔方正、预留沟槽情况。通过调查做好记录,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请线路施工部门调整至符合技术要求。电动转辙机及转辙装置的安装工艺流程如图9-11所示。

图9-11 电动转辙机及转辙装置安装工艺流程图
1.电动转辙机的清扫和倒边
(1)清扫:电动转辙机安装前应进行内部全面清扫,对机件部分注入润滑油,紧固各种部件螺丝。
(2)倒边:转辙机出厂均按正装出厂。需反装时,先将齿条块上两只挤切削拔出,圆形动作杆便可从转辙机右侧抽出。摇动转辙机使其呈解锁状态,表示杆便可同样抽出,恢复挤切削安装,前后表示杆缺口是对称的,故需将表示杆从左侧插入机内,改变表示杆接头铁连接位置。
2.角形铁安装
在角形铁安装时注意使用与钢轨同一规格的角形铁。
用方尺卡在道岔基本轨直股上,横臂与直股基本轨贴紧,直臂边线与第一连接杆中心线重叠,用划针或特种铅笔在两条基本轨面上做标记,画出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线,按照安装图册以第一连接杆的中心线向岔前、岔后量出规定距离做好标记。
预先将四只角形铁的直面画出中心线,每只角形铁对准各自位置的规面记号,用划针伸进角形铁孔内,在基础轨腰部画出圆圈,取下角形铁,用冲子冲出钻孔中心。
在钢轨钻孔后,将螺栓从钢轨内侧穿出,装上原来画标记的角形铁,加上垫片、弹簧垫圈,拧紧螺帽。尖轨处的螺栓头部厚10mm。
3.基础角钢安装
安装前应对全线道岔转辙机设置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为统一集中加工基础角钢做好准备。
单开道岔电动转辙机设于道岔左、右侧,其安装可分为四种情况:面对道岔岔尖,转辙机设于左侧直股、弯股;转辙机设于右侧直股、弯股。
当角钢预制完成后,先安装长基础角钢,然后安装短基础角钢,两根短基础角钢横架在长基础角钢上,竖边朝里;基础角钢安装好以后,再安装电动转辙机,使转辙机动作杆的中心线与杆架中心线成一条直线即电动增加对拉杆;然后进行尖轨密贴调整杆的安装,最后进行表示连接杆的安装。
4.检验要点
(1)安装转辙装置的道岔应符合下列要求:道岔处轨距的变化不超过限度,基本轨不横移,尖轨走向灵活;道岔应方正。单开道岔两尖轨前后偏差不得大于20mm;道岔开程适当,尖轨应能与基本轨密贴;轨枕空挡应满足转辙装置的安装要求。
(2)转辙装置应确保道岔正常转换,道岔尖轨应与基本轨密贴,道岔开程应符合转辙装置安装的要求;转辙机安装装置的规格、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转辙装置的安装符合下列要求:固定长基础角钢的角形铁应与钢轨密贴(腰部除外);长基础角钢应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垂直,其偏移不得大于20mm;
固定道岔转换设备的短基础角钢应与长基础角钢垂直;
密贴调整杆、表示杆或锁闭杆、尖端杆、第一连接杆与长基础角钢之间应平行,其前后偏差各不大于20mm;
转辙设备与单开道岔直股基本轨的平行偏移不得大于10mm;
密贴调整杆动作时,其空动距离不得小于5mm,调整丝扣的露出螺母部分,两边长度应大致相等;
各部螺栓应紧固,开口销应齐全。各部绝缘安装正确,不遗漏,不破损。各种连接杆调整丝扣的余量,不得小于10mm;
电动转辙机内配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塑料软线;
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得锁闭。
5.电动转辙机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各种类型道岔所使用的电动转辙机安装装置应符合相应的设计安装图。
(2)动作杆和密贴调整杆应安装在一条直线上,并平行于道岔第一连接杆。
(3)当插入手摇把或开启机盖时,安全接点应断开;当锁好机盖时,该接点应接触良好。
(4)移位接触器在道岔正常转换时,其接点应处于常闭状态;道岔被挤或挤切削折损时,应切断道岔表示。
(5)表示系统的动接点与静接点的接触深度不得小于4mm,与静接点座应有2mm以上的间隙;当挤岔时,定、反位接点应断开。
(6)检查柱落入检查块缺口内,两侧间隙为1~2mm。
(7)摩擦联接器的调整应符合下列要求:
道岔正常转换时,电机不空转;道岔尖轨因故不能转换或转换中途遇阻时,应使电机克服摩擦联接力空转;摩擦电流不得大于额定电流的1.3倍;当尖轨密贴基本轨后,摩擦联接器应能消耗电动机多余的旋转惯性力,但不得出现电动机骤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