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5 侧向平台
1.施工测量
(1)测量有误差原因分析:①仪器设备的误差;②由于测量时取轨道的中轨面作为锚栓下位孔为标准,所以在有超高的轨道测量时容易发生偏差,致使测量产生误差。
(2)预防措施:①进行测量前,对所用仪器进行校核;②测量时严格按照测量方法,不能凭眼睛观察是否是曲线,必须用水平尺放在测量小车上判断其是否水平,当测量完成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测。
2.锚栓打孔及预埋
1)锚栓打孔不达标
(1)原因分析:由于打孔时钻头的标注和易碰到钢筋等因素,打孔深度或过深或过浅,导致锚栓预埋合格率降低。
(2)预防措施:每次进行打孔时需用直尺在钻头处做好明显的标记,使打孔作业人员能清晰辨别出标记位置,从而保证孔的深度,打孔时要严格按照顺线路±5°,垂直线路15°的原则进行打孔,遇到钢筋等问题,及时避让,另选位置进行打孔(图12-54、图12-55)。
图12-54 锚栓外露不符合要求
图12-55 锚栓偏斜过大
2)在孔洞内注入化学药剂时,容易出现气泡或者注入不充分的问题
(1)原因分析:①施工人员进行锚栓预埋时,在孔洞内注入化学药剂过少;②施工人员进行锚栓预埋时,锚栓没有旋转进入孔洞。
(2)预防措施:①往孔洞注入化学药剂应不少于孔洞的2/3;②锚栓预埋时,应严格要求顺着锚栓的一个方向,慢慢地旋转进去,以便锚栓与化学药剂充分接触。
3.悬臂梁安装
(1)悬臂梁安装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D类)原因分析:悬臂梁调平时,个别悬臂梁出现高低不一(图12-56、图12-57)。
(2)预防措施:悬臂梁调平时,应保证悬臂梁表面距中轨面高度为1120mm(为30mm平台板)或1100(为50mm平台板),且悬臂梁顶端表面在一条直线上。用小细线每5个悬臂梁一拉,悬臂梁外端和底端都应拉小细线,保证每个悬臂梁都和细线接触且水平,用水平尺再进行细调。
图12-56 用细线调整悬臂梁(一)
图12-57 用细线调整悬臂梁(二)
4.平台板安装
(1)平台板安装时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原因分析:①支撑平台板的悬臂梁没有调平;②平台板由于出厂时出现扭面导致平台板与悬臂梁没有充分接触,没有固定好(图12-58)。
(2)预防措施:①平台板铺设前,悬臂梁一定要保证调整水平且在一条直线上;②用钢绑带绑扎或者钩钉固定平台板,固定完应保证平台板与悬臂梁充分接触(图12-59、图12-60)。
图12-58 平台面板高地不平
图12-59 钩钉固定的平台板
5.扶手安装
1)扶手安装时出现扶手转动
(1)原因分析:扶手孔的间距过大。
(2)预防措施:扶手孔打孔时,应保证扶手底座孔的间距为100mm,误差为-5mm。
2)扶手安装出现高低不平现象
(1)原因分析:扶手中心线没有在一条水平线上,扶手接头处出现“上扬”或“低头”。
(2)预防措施:扶手中心线距平台板高度为1100 mm,画出扶手的中心线,再打孔,保证扶手底座孔的间距,扶手接头处不整齐,用工具轻敲,保证其高低一致(图12-61)。
图12-60 钢绑带固定的平台板
6.步梯安装
(1)步梯与平台板表面不水平原因分析:当进行步梯定位打孔时步梯表面与平台板表面没有水平。
(2)预防措施:在步梯定位打孔时,用水平尺保证步梯表面与平台板表面水平,再用记号笔画出步梯孔,打完孔安装步梯时,再用水平尺进行细调(图12-62)。
图12-61 参照扶手中心线安装平直的扶手
图12-62 调整到位的步梯与平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