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 土建
8.4.2.1 地下车站
(1)车站铺轨施工前的验收。要求铺轨前需完成土建结构验收,不具备结构验收条件的需进行车站铺轨条件验收。当车站为浮置板轨道时,该车站底板只允许出现负误差。
(2)车站交接前垃圾、泥浆、积水、渗漏等清理和堵漏。车站移交铺轨单位前,土建单位需对车站轨行区交接范围垃圾、泥浆、积水等进行清理并完成堵漏工作。办理交接后,车站土建单位严禁将车站清理的垃圾扔进轨行区。道床施工清理的垃圾严禁扔入车站站台下部(要求同铺轨移交时,需对站台板下部是否有垃圾进行确认)。
(3)道岔区转辙机集水井的确认。根据道岔区排水的设计要求,有岔车站道岔转辙机位置需按要求预留集水井,由铺轨施工单位在道床上将集水井引出,后期车站安装单位安装小型潜水泵。有岔车站与土建单位交接时,需对道岔转辙机集水井位置进行确认。
(4)车站土建单位严格控制底板夹层现象。严禁土建单位因底板标高不足,混凝土界面未进行清理进行二次填高。土建分区浇筑底板时,应控制混凝土或浮浆流入其他区域,以免造成底板夹层现象。与车站土建交接时注意检查土建车站底板填仓的混凝土是否存在夹层现象,若车站底板存在夹层现象需土建单位进行凿除。
(5)调坡后轨道同车站站台板的相对关系,车站底板标高。车站进行调线调坡后,车站土建单位应加强同调线调坡设计及铺轨单位的沟通,对于底板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需车站土建单位进行整改。同时,车站土建单位对站台板的高低及同线路中心线的位置进行测量,存在问题的站台板需以调坡后浇筑成型的轨道为基准进行处理。土建单位对存在问题的站台板及车站底板标高进行处理时,铺轨施工单位进行配合。
(6)车站排水系统接口的确认。与车站土建单位交接时,应检查道床的排水接口并确保无封堵积淤,排水通畅。当车站底板未设置排水沟或排水沟已堵塞无法使用时,道床上设置明沟进行排水,并在土建端墙上开孔(具体位置轨道和土建现场确认),引入车站集水井进行排水。同时注意对车站边墙倒角的检查,是否影响道床排水沟的施工。
(7)铺轨同车站土建单位施工期间抽排水界面划分。严禁将车站积水排入区间隧道;对露天开孔预留孔洞的位置,周围做好围堰,严禁地表水汇入车站流入轨行区。对于区间盾构的积水,由铺轨单位负责抽水至车站集水井,车站负责将集水井的水抽至车站外部地面(后期装修单位进场由土建单位移交,装修单位负责抽水)。
(8)铺轨单位应进行铺轨基地堆载检算,满足顶板荷载要求。在车站顶板结构上设置铺轨基地或散铺基地时,需车站土建设计单位提供顶板的允许荷载(以车站结构设计图纸为准)。铺轨单位在车站顶板上部结构存材料时,应进行顶板设计负载的验算,限定上部的堆载重量并严格按照允许荷载堆码材料。
(9)车站土建单位对车站上部运输道路埋设管线等安全因素的告知。当铺轨单位需在车站上部场地进行材料运输或混凝土泵送施工时,车站土建单位应复核材料运输线路与泵车位置。铺轨需按照车站土建单位要求安排材料运输线路与泵车位置,铺轨单位应加强对预埋管线的保护。
(10)车站管理单位站台板临边围护的设置。为了确保轨行区的安全,铺轨单位同土建单位办理移交时,双方单位及监理对临边围护情况进行检查。车站管理单位应定期进行维护并确保临边围护的有效性。
8.4.2.2 盾构区间
(1)区间隧道交接前的验收。地下区间移交铺轨前,需完成结构验收。当区间隧道为矩形隧道时,项目公司牵头,组织维保工务、铺轨单位、区间土建单位、铺轨单位监理、区间单位土建监理进行矩形隧道铺轨条件验收。
(2)地下区间渗漏、手孔淤泥等进行处理。地下区间移交前,由地下区间单位负责完成堵漏工作。采用盾构施工的地下区间,盾构单位需用高压水枪对手孔进行清理,要求盾构区间单位对道床覆盖区域的渗漏及手孔的淤泥进行彻底清理。
(3)区间隧道手孔封堵。区间隧道施工单位预留拱底块手孔(为了增强隧道同道床的连接),隧道拱底块的手孔由铺轨单位负责封堵。
(4)区间排水接口的确认。区间盾构单位同铺轨单位移交时,应检查区间泵房排水口的设置情况及状态。铺轨单位按要求预留道床排水沟及集水井。
(5)旁通道为浮置板地段,进水管口标高的确认。当旁通道为浮置板地段时,浮置板基底(隧道仰拱回填)向旁通道进水口的横向水沟面应低于旁通道进水口的底部标高。在设计单位调坡测量时,需进行进水管口标高的校核(尤其曲线设超高地段),调坡测量需考虑该管口的标高。当钢管片影响进水口高度时,由区间土建单位确定处理方案。
(6)区间隧道照明线路的移交。地下区间盾构单位同铺轨单位对区间隧道照明办理交接手续,照明线路的接收需满足工程施工用电标准,对存在损坏灯管及线路进行更换。双方人员及电工共同确认电表读数并办理书面交接手续。
(7)铺轨施工需注意对区间隧道的成品保护。铺轨单位进入区间施工时,需注意对区间隧道单位的成品保护。
(8)停车场出入段线、正线敞开段地段沉降。停车场出入段线、正线敞开段地段宜采用碎石道床结构。当采用整体道床结构形式时,土建单位应在铺轨施工前提供竣工验收报告和沉降稳定报告。
(9)地下区间不良地质地段闷头的安装。地下区间盾构不良地质地段,要求土建单位闷头必须按设计要求设置,不得存在缺损。铺轨施工单位在该地段预埋注浆管的,要求注浆管安装完毕后严格按要求安装闷头。
(10)铺轨施工在区间隧道不良地质地段出现问题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不良地质地段,当区间盾构管片闷头位置及埋设注浆管位置出现流砂、涌砂、喷砂、涌水、突然大幅度沉降、高程位置起伏变化等现象时,当铺轨单位发现该问题时,及时给建设单位进行汇报或及时联系土建单位。
8.4.2.3 高架车站、高架区间
(1)高架区间及车站土建结构验收。高架区间及车站在完成结构验收,同区间及车站单位办理移交后,组织铺轨施工。
(2)桥梁桩基沉降和梁体徐变与铺轨施工时间的控制。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桥梁桩基沉降和梁体徐变对轨面平顺性的影响,对轨道的施工时间进行控制:原则上从桥梁预应力张拉结束起,桥梁跨度小于和等于35m简支梁不小于30d,大于35m的简支梁和连续梁不小于90天后方可进行铺轨施工。要求同铺轨单位办理移交前,土建单位需提供第三方检测单位的沉降徐变报告。
(3)高架车站调线调坡后,轨道同车站站台板、车站底板标高。车站进行调线调坡后,车站土建单位应加强同铺轨单位的沟通,车站土建单位对站台板的高低及同线路中心线的位置进行测量,存在问题,需以调坡后浇筑成型的轨道为基准进行处理。与车站同土建单位交接时,需对车站底板的标高进行复核。对于车站梁面标高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需车站土建单位进行整改。土建单位对存在问题的站台板及车站梁面标高进行处理时,铺轨施工单位需进行配合。
(4)梁面预埋钢筋的处理。铺轨同高架土建办理移交,对梁面的钢筋位置(以调坡的线路中线)进行检查,对于未埋设或埋设钢筋在道床以外的钢筋,要求土建单位进行处理。
(5)整体道床施工梁面注意事项。道床施工散落的混凝土,严禁在梁面上堆高,否则可能影响后续梁面找坡及防水层施工。
(6)桥梁伸缩调节器、梁面落水管口的成品保护。在进行梁面整体道床施工时,注意对梁面伸缩调节器、桥梁落水管的保护。严禁混凝土进入污染及堵塞。
8.4.2.4 地面线土路基
(1)地面线路基的标高测量。铺轨施工前,对线路中心及路基标高进行复测,路基高程需复测路基线路中心及路肩的标高,路基横断面满足设计路基的横向排水要求。
(2)碎石道床同整体道床过渡段施工。碎石道床同普通道床连接地段的碎石道床轨下道床厚度渐变,为碎石道床同整体道床的刚度渐变过渡段。轨道施工时,需根据轨顶标高及道床厚度渐变值控制该过渡段混凝土基层的施工标高。
(3)土路基密实度报告。要求路基施工的土建单位向铺轨单位提供路基的密实度报告后,方可组织铺轨施工。
(4)路基两侧排水沟槽的保护。铺轨进行底砟、面砟摊铺及铺轨施工时,注意对路基两侧排水沟槽及沟槽盖板的保护,避免底砟及道砟堵塞两侧排水沟。
8.4.2.5 停车场
(1)停车场填土路基地段交接。铺轨施工前,铺轨单位应对路基标高进行复测,土建单位还应提供路基密实度报告。
(2)库内柱式、壁式检查坑铺轨施工。停车场库内柱式、壁式检查坑地段,停车场土建单位进行放样,铺轨单位对线路中心线和预埋钢筋位置进行复核,对于停车场土建单位柱式、壁式检查坑的钢筋未按要求埋设的,需停车场土建单位前期进行处理。
(3)停车场库前平过道位置的路基施工质量的重点控制。铺轨施工同土建单位办理该地段路基交接前,必须提供路基压实度报告。双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确认后方可进行铺轨施工。
(4)轨道同停车场道路标高的确认。停车场道口、平过道道路高程需与铺轨单位的轨道高程确认后,停车场土建单位方可进行道路施工。
(5)停车场水沟、电缆槽铺轨前盖板的安装,碎石道床的保护。铺轨与停车场土建单位要求交接时,临近轨道的排水沟或电缆槽需安装正式盖板。开挖沟槽及覆盖绿化土时,覆土高度不得影响道床的横向自然排水。
8.4.2.6 旁通道
(1)严格控制钢管片混凝土的封堵质量。严禁旁通道施工在钢管片的凹槽内底部泥浆未进行清理仅混凝土进行封口,尤其在钢管片拱底位置。
(2)旁通道同铺轨交叉施工。工期紧旁通道同铺轨交叉施工,铺轨在旁通道非开挖面采用环形支架,冷冻管的布置需满足铺轨限界要求,铺轨、旁通道施工单位双方确认后进行旁通道冷冻作业。
(3)铺轨单位注浆管埋设要求:
①注浆管的埋设地段长度要求:a.按要求在旁通道前后各20环埋设注浆管(钢管片不埋设)。b.冷冻法进出洞20环,即进、出洞前后各10环。
②埋设注浆管起点和终点位置附近轨枕间距可酌情调整(不应大于600mm),确保注浆管设于两根轨枕间。
③注浆管碰到钢筋时,为防止杂散电流腐蚀,应采用绝缘胶布包裹注浆管。
④注浆管与隧道管片注浆孔安装时需拧紧,按要求对管口进行封堵。
⑤土建单位个别管片已完成注浆,注浆孔封堵无法埋设时,可暂不埋设。铺设前需确认是否已完成聚氨酯注浆工作。
⑥旁通道为浮置板道床的地段,旁通道沉降未稳定的按设计要求埋设注浆管。
(4)旁通道沉降稳定同铺轨施工。旁通道地段铺轨施工作业,当旁通道沉降观测稳定,需区间单位提交该旁通道沉降稳定报告至铺轨单位,铺轨单位进行旁通道整体道床施工。当旁通道沉降未稳定,在旁通道沉降影响范围内采用临时轨道过渡,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该地段整体道床的施工。
(5)旁通道未稳定地段铺轨同旁通道注浆的施工协调及注意事项。
①铺轨单位应尽量满足旁通道融沉注浆需求,尤其是前3个月的注浆施工每周应保证在4个施工点左右为宜。
②旁通道施工单位应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填充注浆应在结构施工结束后3天内完成。
③注浆材料的堆放应做好隔离防护措施,防止污染道床;施工期间应在旁通道喇叭口处采取设置挡墙等措施,以防止水泥浆外流污染道床,尤其要重点防止水泥浆进入浮置板下部的浮动间隙;防止水泥浆堵塞排水沟、集水井。
④旁通道施工单位的设备应一次到位、布置合理且严禁伸入区间隧道,注浆材料应分批进入(每次进入量以一周注浆需求为宜)且严禁侵入限界(按铺轨单位交底资料为准);
⑤旁通道施工单位在轨行区注浆时,严格遵守请销点制度及轨行区作业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各劳防设施和防护措施(设置警示灯等),严禁超出批准范围施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旁通道施工监理须全程旁站,重点监督人员、材料、设备等是否侵入限界及水泥浆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