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3 机电安装

8.4.3 机电安装

8.4.3.1 轨旁设备安装

(1)钢轨上安装设备分类及说明如表8-1所示。

表8-1 系统单位钢轨上安装设备分类表

(2)打孔的钢轨位置。打孔与焊接的中心位置只能在钢轨的中和轴上,正线60kg/m钢轨地段:钢轨腰中部轨顶面为97mm(距轨底底面底面为79mm);停车场50kg钢轨地段:钻孔位置距轨顶面为83.5mm(距轨底底面68.5mm)。停车场试车线60kg/m钢轨,按正线标准执行。严禁在轨底角或钢轨接缝处进行打孔或焊接。

(3)打孔的孔径要求。钢轨轨腹中和轴位置采用打孔方式连接时,应尽量选择较小的孔径,较大的孔间距,要求打孔孔径不大于Φ31mm,孔间距应大于2倍孔径,打孔完毕后需用倒角工具进行倒角,其深度为1~2mm。

(4)打孔及焊接应避开的地段。在打孔或焊接时,无缝线路地段打孔孔眼及焊接位置应距离钢轨焊接缝大于500mm(考虑无空夹板的安装),采用有缝轨道夹板连接时,打孔或焊接位置应避开夹板位置并满足夹板的50mm拆装间隙要求(60kg,50kg钢轨夹板长度为820mm)。回流线或接续线打孔或焊接位置距夹板边缘两端均匀。

(5)采用焊接工艺固定线缆。线缆采用焊接工艺固定于钢轨上,焊接点在轨腹中和轴位置,相邻两处钢轨焊接焊点边缘距应大于150mm,困难条件下保证100mm,为了避免钢轨局部区域脆化,严禁在同一焊点处第二次进行放热焊接,第二次焊接点同第一次焊接点间距应满足要求。焊接完毕后,及时进行焊接位置的钢轨探伤,要求焊接单位出具第三方探伤报告

(6)过轨明管线同钢轨的要求。道床面设置的过轨管线采用耐久性的绝缘材料,不能与轨底搭接,并保持30mm以上距离。

(7)钢轨上安装设备的确认。在钢轨上安装设备,必须征询铺轨单位同意,在铺轨施工成型无缝线路锁定后,铺轨单位出具锁轨证明后,方可进行施工。

8.4.3.2 信号系统

(1)道岔转辙机坑的沟槽预留及沟槽的防水。转辙机沟槽分为内置和侧置两种形式,要求严格控制转辙机沟槽位置轨枕的位置和轨枕的方正,确保转辙机安装位置满足设计要求。基坑和沟槽底面设置坡向水沟的横向坡度,以防沟槽内积水,沟槽底部刷防水涂料,防止结构漏水。

(2)停车场绝缘接头的确认及绝缘轨缝的预留。停车场采用轨道电路,信号专业设计提资至轨道专业设计,确定绝缘接头的位置。在施工中,轨道专业和信号专业施工单位加强绝缘接头位置的沟通。尤其注意小曲线半径(采用相错式接头)的绝缘接头的设置需同时满足信号及铺轨施工规范的要求。

(3)浮置板地段严格控制预留信标位置。信号设计单位提资至轨道设计单位确认信标的设置里程位置。施工单位在铺设浮置板地段,严格按设计里程位置要求预留安装信标的位置,预留信标的位置不设计凸台,进行预制板铺设时,采用现浇浮置板绑扎钢筋笼时,严格确认铺设无凸台板或钢筋笼的里程位置。

(4)钢轨上设备安装注意事项。安装轨旁设备计轴及均回流线需轨道锁轨完成后安装。已完成计轴、回流线焊接等轨旁设置安装的地段,当钢轨焊接处理伤头时,严禁纵向串动钢轨进行伤头处理,必须采用插入焊,插入焊的短轨满足设计及工务最小短轨要求。

(5)信号专业预埋过轨管线。铺轨单位根据信号专业要求,埋设预埋管线,预埋时,宜内穿细铁丝,并且做好防阻塞封堵,预埋管从道床水沟两侧穿出,两头露出道床面100mm左右为宜,并施工中注意对过轨管线的保护。当车站及区间无法从水沟底部穿过轨管时,可不穿水沟埋设,注意离钢轨距离远一些,紧邻水沟侧埋设,避免缆线侵入车辆限界。两轨枕并排设置数量不得多于2处,宜设置于道床上下层钢筋间,岔区内过轨管线结合排水设计合理安排,不得影响排水通畅。信号单位根据铺轨单位预留的过轨管穿缆,严禁随意安装过轨管。

(6)转辙机的安装及调试注意事项。信号单位进行转辙机安装及调试,安装调试完毕后恢复道岔至原始岔位,严禁随意改变岔位,并按要求道岔安装钩锁器。转辙机安装调试完毕后,组织工电联检,工电联检存在的问题,铺轨和信号单位配合整改。

8.4.3.3 人防门、防淹门安装

(1)人防门位置以成型的轨道为基准。人防门施工需以成型的轨道标高为控制基准。防淹门考虑尺寸限界大,当轨道未施工前,防淹门以线路中心线及标高为基准提前进行施工。

(2)防淹门的施工。考虑到防淹门的尺寸限界较大,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防淹门可在铺轨施工前进行施工,施工前需调线调坡设计单位提供现场桩位及轨道高程后,方可进行防淹门的施工。

(3)人防门、防淹门同铺轨轨枕相对位置。铺轨施工注意人防门位置轨枕同人防门结构相对关系,并按要求进行匀枕。

(4)人防门门框道床范围二次浇筑位置预埋钢筋,人防门支座位置钢筋的布置。铺轨单位道床施工时,注意预埋二次浇筑的人防门钢筋。铺轨单位在人防门支座位置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按设计位置埋设钢筋网片。

(5)人防门施工各单位界面分工。人防设备安装单位负责按成型的轨道安装门框,铺轨单位负责在道床上预留插筋和安装两侧排水管。土建单位负责钢筋绑扎、立模及混凝土的浇筑。

(6)人防门、防淹门的安装及试验。人防门、防淹门进行安装或进行落门、关门试验,要求施工作业完毕后,对门体进行固定。严禁门处于无固定的自由状态,影响轨行区车辆运行安全

8.4.3.4 杂散电流防护

(1)防迷流焊接及参比电极预留孔。严格按照设计及防迷流交底进行钢筋绑扎及焊接施工,道床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里程及技术要求位置预留参比电极预留孔。

(2)注意钢轨下部是否存在搭接,间距满足要求。严格控制道床面至轨底的距离,尤其人防门门槛、浮置板、过轨管线,详细检查轨下和轨底角位置的金属部件空间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现浇浮置板施工时,严格控制浮置板基底的高程,避免浮置板外套筒同钢轨距离太近,外套筒距离钢轨底部不得小于30mm。当进行整体道床施工时,严禁道床钢筋穿出道床面,同钢轨距离太近,当正式电客车运行中电流可能对钢轨造成腐蚀,钢轨产生断裂,发生安全事故

8.4.3.5 其他

(1)既有线运营换乘车站施工。当施工至运营换乘车站时(尤其十字换乘车站),为了确保运营的安全,应提前与运营单位联系,确定施工方案及具体防护措施(防烟、防淹、防噪音、防异味、防尘)。尤其在焊轨施工中,需提前同运营车站进行沟通,铺轨单位做好通风设施,同车站联系临时关闭报警装置,避免焊轨施工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既有运营车站烟雾报警器报警。同时钢轨焊接施工尽量选择合理的时间段,尽量避开既有线运营时段。

(2)新线和运营线路的物理隔断。新线和运营线路接轨,按要求及确定的方案做好新线和运营线路的物理隔断(建设单位指定单位安装物理隔断,该物理隔断的钥匙由运营单位负责保管),需安装车挡的按要求安装车挡。

(3)停车场架车机铺轨施工。单个架车机四点高程允许偏差:±1mm;相邻架车机高程允许偏差:±2mm;单股道架车机最大、最小值允许偏差小于6mm。

(4)触网供电专业。轨道高度、线路方向存在大范围调整时,需同触网进行沟通。在停车场开挖触网基础时,需对临近的碎石道床进行覆盖后,开挖基础产生的渣土及时清理外运,避免污染碎石道床。

(5)区间的临时排水。区间旁通道位置积水由铺轨单位负责抽水至车站集水井,前期为车站土建施工单位,后期车站移交装饰单位负责将水抽至站外。

(6)车站装修及屏蔽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完成车站调坡后,由调线调坡设计单位提交屏蔽门及车站装修单位线路中心位置及轨面标高。装修及屏蔽门单位依据设计院提交的测量资料及桩位,根据现场已成型的道床进行点位复核后(平面位置及轨面高程),方可进行后续施工作业。车站道床结构为浮置板道床,需同铺轨单位确认浮置板是否完成顶升作业(浮置板轨道顶升和未顶升存在30mm的差异)。

(7)区间隧道冲洗(触网负责)。进行区间隧道冲洗时,需在铺设浮置板地段两端采用防护措施,严禁将普通道床上的泥沙冲入浮置板中心水沟,造成浮置板中心水沟积淤,影响排水断面。

(8)旁通道楼梯的施工。旁通道位置的楼梯台阶设置于盾构壁上,按设计要求设置台阶,在浮置板道床地段台阶严禁同浮置板道床发生连接。施工台阶混凝土严禁堵塞集水井。台阶严禁侵入车辆限界内。

(9)有岔站落水管布置避开道岔基坑。车站内设置的正式落水管要求必须避开道岔区,防止道岔转辙机基坑被淹。

(10)有岔站道岔集水井水泵的安装。根据铺轨单位留置的集水井,安装单位安装水泵,负责抽道岔转辙机坑内的积水。车站安装单位安装前同铺轨单位进行沟通,避免安装位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