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3 程序管理
轨道交通EMCS系统的监控范围包括全线各车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设备、环控电控柜、消防联动设备、给排水设备、自动扶梯、照明设备、屏蔽门/安全门等车站设备。具体施工管理流程如图15-6所示。为了满足地铁运营需要,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确保地铁系统达到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EMCS系统对上述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管理,确保其发挥最佳作用,维持地下车站和区间隧道适宜的温度、湿度,保证给排水、照明、电梯、扶梯等设备自动、安全运行。在发生火灾、列车阻塞等事故情况下,能够及时迅速地转入灾害运行模式,保护乘客安全,将灾害损失减到最小。EMCS系统能根据一年四季不同的气象条件与列车运营状况自动按照设定的模式运行,在满足环境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车站设备的运行能耗。
1.施工准备阶段
(1)开工前的证照办理。合同备案、办理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办理安全质量报监、办理该项目的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2)编制施工计划。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项目部应编制施工组织计划,在此施工组织计划中应对本工程的主要施工关键点通过里程碑的方式进行控制。
(3)安排好施工程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本工程实施的总施工流程图,对各工序顺序、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安排。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流程图分阶段做好各工序的施工准备。
同时针对每个不同的系统和施工工序,制定不同的系统施工流程。
2.施工过程阶段

图15-6 EMCS系统施工管理流程图
(1)施工作业技术交底。在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组织项目部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相关工序开展前,项目部技术人员组织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应写明具体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内容,主要的技术问题等,使全体操作人员明确标准、熟悉图纸、掌握操作方法。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技术标准要求、施工安全技术,并在交底记录上双方签字确认。
(2)各工序之间的协调。协调各工序的工作时,项目部应按照ISO9001质量标准的要求,在每一道工序施工前先进行技术交底,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自检、互检以及现场抽查来确保工序质量。在转入下道工序时,通过签认工序交接表来进行上下工序质量确认与传递。最终确保交付建设单位质量优良的工程产品。
3.工程验交阶段
对工程中已完成安装的材料、设备应进行防护,以防止材料、设备可能发生的损坏和污染,要进行全员成品保护培训教育。现场可以根据工程合同、建设单位的要求及实际情况,统一施工现场成品保护标志,进行成品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