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情增谊非“尽兴”

(一)怡情增谊非“尽兴”

亲朋好友之间边谈笑边饮酒能给生活增添活力,拥有好的心情。因此,饮酒宜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对饮酒者而言,精神状态很重要,情绪低落、心情烦躁、郁闷、孤独时最好不要喝,独自喝闷酒更不可取,会损伤五脏六腑,对健康有很大危害。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酒文化,没有不饮酒的,虽然饮酒者在各民族人口中占的比例、饮酒场合的多少及耗酒量的大小不同,但从总体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例如饮咂酒: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独特的饮酒方式,西南、西北许多地方在喜庆日子或招待宾客时,人们就会抬出一坛酒,围坐在酒坛周围,每人手握一根芦管,斜插入酒坛吸吮酒汁,可达五到八个人。这种独特的饮酒方式,使饮酒时的气氛欢快热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转转酒”:这是彝族人特有的饮酒习俗,这个习俗来自一个动人的传说。在一座大山中,住着汉人、藏人和彝人三个结拜兄弟,一次,三弟彝人请两位兄长吃饭,米饭多了没吃完,结果吃剩的米饭在第二天变成了香味浓郁的米酒,米酒味道香醇,但又不多,三个兄弟都想将酒留给其他兄弟喝,于是你推我让,每人就喝一小口,从早转到晚,酒也没有喝完,后来神灵告知只要辛勤劳动,酒喝完后,还会有新的涌出来,于是三人就转着喝开了,一直喝得酩酊大醉。这就是“转转酒”的由来。其实所谓“转转酒”,就是饮酒时不分场合地点,宾客皆围坐成一个一个的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手中依次传到另一人手中,各饮一口。需要注意的是,饮酒切忌逞强好胜、饮得过猛过快。要按自己的速度饮酒,以饮用后身心愉悦为宜。不要去迎合别人的速度,要顾及自己肝对酒精的处理能力,而且也不要去强行劝人喝酒。“喝酒要尽兴”是旧观念,亲朋聚会,单位聚餐,宴请客户或贵宾,主人公纵情喝酒被认为性情开朗豪迈、潇洒倜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错误观念。尽管人们都能充分意识到过量饮酒会严重损害健康,但在他们的个人行动和潜意识中,纵情畅饮的痼疾仍在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