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肉类和油脂

其他肉类和油脂

酒后适当地吃一些肉类和油脂,可以帮助调整好身体的部分功能,使胃能因为油脂而蒙上薄薄的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渗透胃壁。除前述种类外,常见有助于解酒的肉类主要如下。

蚌,又名河蚌,蚌肉为蚌科动物背角无齿蚌或褶纹冠蚌、三角蚌等蚌类的肉。性味甘、咸、寒,入肝、肾经。功用清热解毒,滋阴明目。用于解酒毒,热毒及肝肾亏虚。《食疗本草》曰:“止渴除热,解酒毒,去眼赤”。《日华子本草》言:“明目,止消渴,除烦,解热毒,血崩带下,痔瘘,压丹石药毒”。蚌肉含丰富的钙,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有利尿作用。

蚬,别名河蚬、扁螺,为蚬科动物河蚬的肉,性寒,味甘、咸,入胃经。功用清热解毒利湿,用于解酒毒,湿热所致疔疮痈肿,小便短赤等。《日华子本草》曰:“去暴热,明目,利小便,下热气脚气湿毒,解酒毒、目黄。浸汁服,治消渴”。

田 螺

田螺,别名黄螺,肉甘,大寒,功用清热利湿,明目,通肠。《名医别录》曰:“疗目热赤痛,止渴”。陶弘景《本草集注》:“煮汁,疗热醒酒”。《本草纲目》曰:“利湿热,治黄疸”。《食物本草备考》言:“解酒毒、去积热、利大小便,治毒热黄疸,脚气热疮等症”。田螺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糖类、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蚶,别名蚶子、毛蚶。蚶肉为蚶科动物魁蚶、泥蚶、毛蚶等的肉。分布于我国河北、辽宁等地的沿海一带,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功用健脾益胃,补益气血,可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症。《医林纂要》曰:“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本经逢原》言:“治积年胃脘痛”。《本草纲目拾遗》曰:“治心腹冷气,腰背冷风,利五脏,安胃”。蚶肉含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解酒方选】

1.蚌肉解酒法:蚌肉250 g(或螺肉,蚬肉,蚶肉),大料、桂皮、小茴香、生姜、胡椒、花椒、草果、辣椒、食盐等适量。将蚌肉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再加入调味品,武火煮沸,文火慢熬至肉熟。功用除烦醒酒,用于酒醉口渴,心胸烦闷,纳差食少,小便短赤等。

2.葱豉田螺解酒法:田螺、河蚌、大葱、豆豉各适量,将田螺捣碎,河蚌取肉,与葱、豆豉同煮,饮汁1碗可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