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概述】鱼类是最古老的脊椎动物,它们几乎栖居于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环境——从淡水的湖泊、河流到咸水的大海和大洋。鱼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富含蛋白质,中国的鱼达2500多种,可入药的就有上百种,总体来讲,多甘平,具有补益气血,利水消肿之功。用于体质虚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不同的鱼其营养价值、功效有差异。
鲫鱼:有益气健脾、利水消肿、清热解毒、通络下乳等功能。腹水患者用鲜鲫鱼与赤小豆共煮汤服食有疗效。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可治产妇少乳。鲫鱼油有利于心血管功能,还可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
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能。鲤鱼与冬瓜、葱白煮汤服食,治肾炎水肿。大鲤鱼留鳞去肠杂煨熟分服之,治黄疸。用活鲤鱼、猪蹄煲汤服食治产妇少乳。鲤鱼与川贝末少许煮汤服用,治咳嗽气喘。
鲢鱼:有温中益气、暖胃、滋润肌肤等功能,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
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除烦等功能。其所含锌硒等微量元素有助于抗癌。
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能。黑鱼与生姜、大枣煮食对治疗肺结核有辅助作用。黑鱼与红糖炖服可治肾炎。产妇食清蒸黑鱼可催乳补血。
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通经、安胎、利产、止血、催乳等功能。
草鱼:有暖胃、平肝祛风等功能,是温中补虚的养生食品。
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等功能,可用作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肝炎患者用鲜带鱼蒸熟后取上层油食之,久服可改善症状。
鳗鱼:有益气养血、柔筋利骨等功能。
【现代研究】鱼类的蛋白质含量为15%~24%,所以鱼肉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而且这些蛋白质吸收率很高,有87%~98%都会被人体吸收。蛋白质可有效抑制酒精的吸收,故在饮酒时吃鱼不易醉。鱼类的脂肪含量比畜肉少很多,而且鱼类含有很特别的ω-3系列脂肪酸,例如EPA(二十碳五烯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是促进脑力的关键元素。此外,鱼油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 及D,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维生素B6、B12、烟碱酸及生物素。鱼类还含有矿物质,最值得一提的是丁香鱼或沙丁鱼等,若带骨一起吃,是很好的钙质来源;海水鱼则含有丰富的碘;其他如磷、铜、镁、钾、铁等,也都可以在吃鱼时摄取到。
【解酒方选】
1.姜丝鱼汤解酒法:姜丝炖的鱼汤趁热喝,特别具有解酒效果。
2.鲤鱼冬瓜汤解酒法:鲤鱼250 g,冬瓜500 g,将鲤鱼去鳞杂,冬瓜去皮洗净,同入锅中,加水煮至鱼肉熟,加入适量调味品,食用。功用健脾利湿,用于妊娠水肿,小便不利等,也可解酒醒酒。
3.菠菜鱼片粥解酒法:菠菜400 g,鱼片100 g,猪血300 g,大米150 g,大枣10枚,调味品适量。先取大米、大枣煮粥,待熟时调入菠菜、鱼片、猪血,煮至粥熟,食盐、味精调味服食。功用滋阴补血,润肠通便。用于老年气血亏虚型便秘及产后便秘,也用于解酒醒酒。
4.鱼肉菊花解酒法:菊花30 g,鲜鱼肉150 g,调味品适量。将鱼肉洗净切片,锅中放素油适量烧至七成热后,下鱼片滑散,炒至熟时,加入菊花及调味品,炒熟即可。功用清热养阴,益精明目,可用于解酒醒酒,也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眼干等。
5.鲫鱼解酒法:活鲫鱼2条,枸杞子15 g,香菜及调料适量,将鱼去鳞杂,洗净,在鱼身上斜切成十字花刀,锅中放猪油滑锅后,下葱、姜略炒,而后加清水、食盐、料酒、米醋等煮沸,再下鱼及枸杞子,煮沸后,文火慢炖至鱼熟,下香菜、味精即可。功用健脾利湿。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肢软乏力等,也可醒酒解酒。
6.墨鱼当归汤解酒法:墨鱼1条,桃仁6 g,当归10 g,调味品适量。将墨鱼去头、骨,洗净,切丝,桃仁布包,与当归加水同煮沸后去浮沫,文火煮至墨鱼熟透,去药包,调味食用。功用活血化瘀,适用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等。
【使用注意】服用止咳药、抗菌药、降压药者不要吃鱼,痛风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肝硬化患者,结核患者以及孕妇不宜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