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 荠
【概述】荸荠是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多产于我国南方,于深秋、冬初采收。又名乌芋、马蹄、地栗、黑三棱、红慈姑等。其性寒,味甘,入肺、胃、肝经,有清热养阴、生津止渴、消积化痰、止血止痢之功。本品肉质脆嫩,清甜多汁,适用于热病伤阴、口渴津伤、阴虚肺热、肺燥咳嗽、食积不消、血痢及崩漏下血等。煮粥服食,养阴生津,润肺化痰,对肺燥、肺阴虚咳嗽,咳嗽痰少而黏稠,胸痛等有显著疗效。若煮制时加入麦冬、梨汁、鲜藕汁等同用,效果更佳。此外,对于秋燥咳嗽、咽喉不适、口干欲饮等症疗效亦佳,不失为秋季食养佳品。常用量:50~200 g,生食或煮食。
【文献辑萃】《本经逢原》曰:“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本草纲目》言:“主消渴、痹热,温中益气,下丹石,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并“主血痢,下血,血崩”。《本草再新》记载:“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脓血”。《名医别录》曰:“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本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果糖、葡萄糖、荸荠英、淀粉、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钙、磷、铁等,其中维生素和淀粉类可以作为酒精分解时的润滑剂,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荸荠中含的磷是根茎类蔬菜中较高的,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对牙齿骨骼的发育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促进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的代谢,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荸荠适于儿童食用。荸荠英是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对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据报道,鲜荸荠、生石膏适量,水煎代饮,可预防“流脑”。近年来还发现,荸荠还含有防治癌症的有效成分。此外荸荠还有降压作用,古有降压名方“血羹汤”,即以荸荠、海蜇为主要原料组成。另外,荸荠汁灌肠,可治疗铜中毒。
【解酒方选】
1.荸荠汁解酒法:取荸荠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酒精中毒轻者,可生吃50~100 g,若中毒严重,将荸荠捣烂取汁200 ml,加少量冰糖1次灌服。(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酒等烈性酒的醉酒者)。
2.荸荠旱莲草汤解酒法:荸荠、旱莲草各等量。制法:将二者择净,以水煎之,每日1~2剂。具有养阴生津之功效。适用于酒醉呕吐,津伤口渴等。
3.藕荠茅梨汤解酒法:鲜藕、荸荠、白茅根、梨皮各50 g。将四者洗净,藕、荠去皮,同入锅中煎煮,代茶饮。
4.荸荠粥解酒法:荸荠、大米各100 g,白糖少许。将荸荠择净去皮切小块,加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5~7天,可养阴清热,生津止渴。可用于酒醉烦热,热病伤阴,津伤口渴,阴虚肺热,咳嗽痰少黏稠等。
5.荸荠豆豉青豆汤解酒法:将荸荠去皮,锅中放植物油烧热,煸炒姜末,先炒豆豉、青豆,然后放入荸荠、料酒、精盐、清汤,烧10 min左右放入味精即可。本方具有解酒消积,开胃消食,清热化痰等功效,是一张有效的解酒开胃方。用于酒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口干咽痛。(《蔬菜食谱》)
【使用注意】荸荠甘寒,故脾胃虚寒及血虚者慎用;且荸荠生食易感染姜片虫病,故应熟食为宜,若要生食,应先充分浸泡后刷干净,以沸水烫过,削皮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