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七

三 七

【概述】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夏末秋初开花前或冬季种子成熟后采挖。生用或研细粉用。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解酒之功,善治饮酒过多所致的出血,虚弱乏力等症状。常与血余炭、花蕊石、龙骨、乳香、没药等配伍同用。常用量:3~10 g,水煎服。或研末吞服,1~1.5 g。亦入丸散。

【文献辑萃】《本草求真》曰:“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则痛作,血因敷散则血止。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故……且以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经水不止、产后恶露不下,俱宜自嚼,或为末,米饮送下即愈。”《本草新编》曰:“三七根,止血之神药也。……加入补佳音补气药之中则更神。”《医学衷中参西录》言:“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

【现代研究】三七中含有的三七总皂苷(PNS)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叶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了三七总皂苷还是一种神经营养药物,具有明显的镇痛镇静作用,还具有广泛的抗焦虑作用,同时可通过镇静安神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三七叶的镇静安神、抗焦虑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戒断症状”有治疗作用;此外,三七叶的有效成分有扩张血管、清除自由基、抗炎、抗氧化、神经营养等药理作用,保护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神经系统及其他组织,促进已损伤的组织恢复。[广州医药,2011,42(5)]

研究发现三七可通过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使肝脏血供增加,改善肝脏缺血缺氧,增强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轻细胞损伤;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增生及细胞内外型胶原生成来实现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发现应用三七进行干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及炎症程度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血清肝功能ALT、AST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的含量均明显下降,表明三七能明显改善乙醇引起的肝组织脂肪变性和炎症程度,减轻肝组织损伤。[医学研究杂志,2008,37(3)]

三七总皂苷具有保护肝细胞mtDNA 的作用,近年来三七治疗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多种肝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三七叶苷能降低肝组织中MDA 水平、升高GSH含量,亦能减轻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三七可通过有效改善肝脏微循环,使肝脏血供增加,改善肝脏缺血缺氧,增强细胞SOD 活力,减轻细胞损伤,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山东医药,2010,50(16)]

国内学者发现动物服用600mg/kg三七水提物对乙醇造成的机体损伤有保护作用。此水提物能够缩短醉酒小鼠(614g/kg体重)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对抗饮酒引起的肝脏排泄功能下降。连续服用三七水提物和乙醇14d,还可降低乙醇引起的血中高甘油三酯,减少胃溃疡指数。[中成药,1992,14(6):32-33]

【解酒方选】

1.化血丹解酒法:三七6 g,煅花蕊石9 g,血余炭3 g。共为细末,分2次水送服。可治醉酒及酒伤各种出血。适用于饮酒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医学衷中参西录》)

2.花蕊石三七粉方解酒法:花蕊石10 g,三七30 g。共研细末,可治醉酒及饮酒后月经量多。适用于酒醉及饮酒后月经量过多,甚则沿腿下流者。每服3 g,日服2次。

3.三七人参粥解酒法:三七3 g,人参6 g,粳米60 g,白糖适量。将人参、三七切片打碎,与粳米(洗净)同入砂锅煮粥,粥熟后放入白糖调匀。可益气养心,活血祛瘀。适用于饮酒伤心、心气不足而致酒精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醒酒解酒妙方》)

4.三七内金竹茹汤解酒法:三七粉3~6 g,鸡内金、竹茹各15 g,煮后服用。能健脾消食、清热化痰、降逆和胃、活血、止血,从而有效缓解酒后恶心呕吐、有效预防酒后胃出血,达到护胃防吐的疗效。

5.千钟酒解酒法:三七、人参、葛花、葛根、茶种子、牡蛎肉、刺五加各15 g,水煎服,适用于任何醉酒。能够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加速乙醇代谢,有醒神解酒保肝之效。[中国保健食品,2003(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