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蔗

甘 蔗

【概述】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秆。我国南方各地常栽培。别名竿蔗、糖梗、竹蔗、薯蔗、干蔗、接肠草。性寒,味甘,归肺、脾、胃经。功用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和胃止呕、透疹、益气补脾,可用于解酒精中毒,解河豚中毒,还可用于夏季暑热伤阴之发热,烦渴,咽喉肿痛,肺燥咳嗽,反胃呕吐,痘疹不出,妊娠水肿及中风失音等症。内服:甘蔗汁,30~90 g。

【文献辑萃】《本草经疏》曰:“利大小肠,消痰止渴,除心中烦热,解酒毒”。《本草纲目》曰:“蔗,脾之果也,其浆甘寒,能泻火热,《素问》所谓甘温除大热之意。煎炼成糖,则甘温而助湿热,所谓积温成热也。蔗浆消渴解酒,自古称之,而孟诜乃谓共酒食发痰者,岂不知其有解酒除热之功耶”,“止呕哕反胃,宽胸膈”。《日用本草》言:“止虚热烦渴,解酒毒”。《日华子本草》:“利大小肠,下气痢,补脾,消痰止渴,除心烦热”,“又谓沙糖能解酒毒,则不知既经煎炼,便能助酒为热,与生浆之性异矣”。《别录》记载:“主下气和中,助脾胃,利大肠”。《本草纲目拾遗》谓其有透疹之功。《滇南本草图说》曰:“同姜汁服,可解河豚毒”。《随息居饮食谱》言:“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含蔗糖13%~27%),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B6、C),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等),有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苹果酸,枸橼酸和草酸等),钙、铁等物质。甘蔗汁能抑制酒精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组织的损伤,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蔗不但能给食物增加甜味,而且还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还含有大量的铁,所以特别适合贫血的人群食用。此外,甘蔗制糖过程中提出的糖蜜内,含有对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80有抑制作用的多糖类物质[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606,3661]

【解酒方选】

1.甘蔗莱菔汤解酒法:甘蔗、鲜萝卜各等量,切碎加水煮至萝卜烂熟,去渣取汁,随量服用,用于饮酒过度。(《山家清供》)

2.甘蔗榨汁解酒法:甘蔗1根,洗净去皮,切成小段榨汁服。

3.甘蔗米粥解酒法:甘蔗汁100~150 ml,蜂蜜30 g,大米100 g。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甘蔗汁、蜂蜜,再煮一二沸。不宜稠厚,以稀薄为宜。可清热生津,养阴润燥,也可醒酒解酒。

4.甘蔗姜汤解酒法:鲜甘蔗、鲜生姜、蜂蜜各适量。将甘蔗、生姜洗净,榨汁取15~20 ml,纳入蜂蜜,冲入沸水中,煮沸饮服。用于酒醉呕吐,胃热呕吐,妊娠呕吐。甘蔗生姜汁《梅师集验方》:治疗反胃。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胃腹寒疼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