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 陈
2025年09月26日
茵 陈
【概述】茵陈为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茵陈又名绵茵陈、白蒿、绒蒿、松毛艾。主产于我国陕西、河北、山西等省。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春季幼苗高6~10 cm时采收或秋季花蕾长成时采割,除去杂质及老茎,晒干。茵陈微寒,苦、辛,归脾、胃、肝、胆经。有清湿热,退黄疸之功。用于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亦可解酒毒。常用量:6~20 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文献辑萃】《神农本草经》曰:“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名医别录》言:“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痛,去伏瘕。”
【现代研究】茵陈中含有6,7-二甲基七叶树内酯及挥发油,还含有茵陈烯块、茵陈醇、茵陈色原酮、氯原酸等。茵陈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等有显著的疗效。而且有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茵陈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达到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的作用。茵陈还可以驱除蛔虫,及具有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药理作用。
【解酒方选】
1.茵陈藿香解酒法:茵陈10 g,藿香6 g,佩兰6 g,开水冲服,代茶饮用,功可清热利湿,解酒毒,用于饮酒过多,胃热而口有异味者。
2.茵陈饮解酒法:茵陈10 g,开水冲服,代茶饮用,可用于饮酒过多,小便黄者。
3.茵陈葛花汤解酒法:茵陈10 g,葛花6 g,水煎服,功可清热利湿,醒神。用于酒后头晕脑涨,胸闷口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