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根

葛 根

【概述】葛根为豆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野葛或甘葛的块根,于春秋两季采挖,其中块肥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纤维少者佳,生用、煨用或研粉用。多产于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又名粉葛、干葛、煨葛。其性平,味甘,入脾、胃经,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泻,除烦止渴,舒筋活血等功效,善治外感风热、头痛项强、耳鸣耳聋、津少口渴等症,且能升清阳,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而止泻。在解酒方面,适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晕,烦渴,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既可药用,也可入食,为中国食品协会所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常用量:每日15 g,水煎服,或制成膏滋服用。煮粥服食,可收药食两用之效。

【文献辑萃】《食疗本草》曰:“葛根蒸食之,消酒毒”。《神农本草经》言:“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本草正义》曰:“葛根,气味皆薄,最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本经逢原》记载:“葛根轻浮,生用则升阳生津,熟用则鼓舞胃气”。《千金要方》以鲜葛根捣汁治醉不醒者。《本草纲目》曰:“野葛,气味甘、平、无毒”“散郁火”。《用药法象》曰:“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生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

【现代研究】营养分析表明,每100 g葛根块含水分68 g,蛋白质2.1 g,糖类27.1 g,各品种略有差异。葛根中含有葛根素、葛雌素、木糖苷、大豆黄酮、氨基酸等。研究证实其“解酒毒”成分为总黄酮类物质[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8,33(3):117-118]。实验表明葛根总黄酮能提高小鼠对乙醇的耐受量,降低血中乙醇含量[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7(6):578-583]。黄酮类还能增加脑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使血管阻力相对降低,显著改善血液循环。还能对抗组胺及乙酰胆碱,有解痉作用。葛根中含有黄豆苷和黄豆苷原,能抑制酒精摄取;葛根提取物(葛根素)能有效拮抗酒精所引起的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升高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降低,显著降低血液中ALT、AST 水平,保护肝细胞;葛根水提液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损伤等途径,有显著的抗慢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64-66]。另外,葛根所含的淀粉,糊化浓度低,透明度高,黏度稳定性强,且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铁、钙、硒、锌、锰等微量元素及黄酮类物质,有明目、止咳化痰、降血压、抗癌防癌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保健品,且还有降血糖,解热,防治牙痛、咳嗽、心绞痛、高血压、结缔组织疾病等疗效。

【解酒方选】

1.葛根煎汤解酒法:葛根30 g,加水适量,煎汤饮服。

2.葛粉醒酒法:取葛粉50 g,用沸水冲成稀糊状,然后依个人口味添加白糖至可口时服用。

3.酸枣葛根醒酒汤解酒法:酸枣、葛根各10~15 g,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在服用汤药的同时,可以使用花露水,喷洒几点在热毛巾上,轻轻擦拭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阳穴等处,可明显减轻其醉意。

4.葛根橘皮汤解酒法:陈皮(去白,浸炒)30 g,葛根30 g,甘草30 g,石膏(打碎)30 g。可治饮酒过度,酒毒积于肠胃,呕吐,不食汤水。

5.葛根石膏汤解酒法:石膏15 g,葛根100 g,生姜(切细)100 g。能够治疗饮酒过多,大醉不醒。

6.五豆汤解酒法:葛根15 g,薄荷15 g,砂仁15 g,甘草15 g,芒硝8 g。可解酒。适用于饮酒过度。

7.人参葛根汤解酒法:人参60 g,葛根30 g,白芍30 g,瓜蒌30 g,枳实30 g,生地黄30 g,茯神30 g,甘草30 g,酸枣仁30 g。有解酒、益气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用于饮酒过多,大热烦躁,言语错谬及房劳。

8.百杯丸解酒法:沉香15 g,葛根15 g,红豆15 g,陈皮15 g,甘草15 g,丁香18 g,砂仁45 g,白豆蔻60 g,干姜30 g。具有理气、和胃、解酒之功效。用于饮酒过多,胸膈滞闷,呕吐酸水,胃腹疼痛。

9.葛花汤解酒法:葛花、连翘、虎杖、石菖蒲各10 g,砂仁、生甘草各5 g。上药浸泡10~15分钟后,水煎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湿,适用于酒精性肝病。

10.甘草葛花汤解酒法:甘草30 g,干葛花30 g,葛根30 g,砂仁30 g,贯众30 g。能够解酒毒。适用于饮酒过度,胸膈痞闷者。

11.葛根汁解酒法:葛根、麦芽、莱菔子、薏苡仁等配制葛根汁饮料,能降低血醇浓度,并能使乙醇所致血液黏度异常恢复正常。

12.解酒保肝口服液解酒法:由枳椇子、五味子、葛根组成的解酒保肝口服液,有较强的解酒防醉作用,饮酒前或饮酒过程中饮用,能增加对酒的耐受量,酒后饮用,能消除酒醉引起的各种症状。[发明专利公报,1992,8(9):11]

13.葛根冲剂解酒法:由枳椇子、葛根、枸杞子、山楂按1∶1∶0.4∶0.4制成冲剂,饮酒前服用可防止醉酒,醉酒后服用缩短醒酒时间,且对酒精中毒有缓解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3):137]

14.葛根茶剂解酒法:由茶叶、葛根制成解酒保健茶,可以降低饮酒血醇浓度和醉程度。[中成药,1994,16(2):52]

15.葛根烟熏醒酒法:用葛花、葛根、白茅根、白扁豆、淡竹叶、五味子、薄荷、藿香、半夏、白芷等制成碎片或丝状物,加工成圆柱或圆盘状,以便点燃闻其烟雾。饮酒量多的人闻烟雾约3 min可收到大脑清醒的效果,继而恢复正常。(专利公开号1038026)

16.酒肝康汤解酒法:葛根、丹参、山楂、泽泻、决明子、柴胡各10 g,白芥子5 g。将上药清水适量浸泡10~15 min后,水煎汁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适用于酒精性肝病。

17.桑杞葛根汤解酒法:桑仁、枸杞子、葛根各15 g。将三者洗净放入锅中武火煮开,再文火煎煮20 min,去渣代茶饮。可并嚼食桑仁、枸杞子,每日1剂。可养肝益肾,滋阴补血,适用于醒酒解酒和肝肾阴亏所致的头目昏花,视力下降,眼目干涩,腰酸无力,遗精心烦,失眠多梦。

18.葛根解酒茶解酒法:葛根、决明子各15 g。开水冲服或水煎代茶饮。可解酒化湿、健脾消食,适用于酒醉口渴,食欲不振,肢软乏力等。

19.葛根散解酒法(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由甘草、干葛花、葛根、缩砂仁、贯众各等份组成。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次9~15 g,水煎,去滓服。具有利湿健脾、散毒解酒之功。主治:饮酒过度,酒毒内蕴[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33(2):30-32]。另外,在对葛根散、石膏汤、葛花解酲汤、藿香正气散和冲和汤5首方剂的解酒效果比较实验中发现,在该研究所选解酒防醉观察指标中,葛根散和石膏汤的作用更为明显和全面,葛花解酲汤效果稍弱,但与对照组相比,仍具有显著差异。而藿香正气散和冲和汤的解酒防醉作用比较局限,对实验动物血乙醇没有明显降低作用,其临床解酒效应是否涉及其他途径,需进一步探索。[中成药,2010,32(11):1969-1972]

20.葛根养阴解毒汤解酒法:葛根、郁金、茯苓、白术、虎杖、石斛、黄精、赤芍、山楂、泽泻各15 g,茵陈30 g,鸡内金、厚朴各10 g,陈皮9 g,生甘草、砂仁(后下)各6 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适用于酒精性肝病[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498]

21.葛根汁(《千金方》):葛根汁一斗二升,饮之,取醒,止。治酒醉不醒。

22.石膏汤与千钟酒:石膏汤出自《外台秘要》卷一引《深师方》。方剂组成为:石膏30 g,黄连、黄柏、黄芩各6 g,香豉(绵裹)9 g,栀子(擘)9 g,麻黄(去节)9 g。功用:清热泻火,发汗解表。本方主治伤寒表证未解,里热炽盛,解表与清里兼顾。对古方石膏汤(石膏12 g,葛根10 g,干姜6 g)、千钟酒(枳椇子10 g,砂仁10 g,干姜2 g)及新方1(枳椇子10 g,葛根10 g)、新方2(枳椇子10 g,葛根5 g)的解酒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解酒时间以石膏汤和新方2最好。同时还做了剂型的筛选,说明冲剂、茶剂解酒效果不低于汤剂,冲剂更接近于汤剂。[中药通报,1988,1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