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醉酒表现
1.急性醉酒 喝酒一般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酒精兴奋大脑皮质,表现为兴奋、胡言乱语等;再喝多一点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皮质下中枢、小脑等在酒精作用下受到抑制,此时饮酒者多表现为意识模糊、走路不稳,极易发生摔倒摔伤意外;如果继续喝,过量的酒精开始抑制脑干中枢,饮酒者呼吸减慢,甚至出现昏迷。醉酒主要包括生理性醉酒、病理性醉酒和复杂性醉酒。
(1)生理性醉酒:又称普通醉酒、单纯性醉酒,是最多见的一种大量饮酒引起的急性酒精中毒,表现为精神过度兴奋甚至神志不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病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及酒精代谢速度有关。生理性醉酒的发生及其表现,与血液中酒精浓度及个体对酒精的耐受力关系密切。在生理性醉酒状态下,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变化大致可分为兴奋期、共济运动失调期和昏睡期。现代医学和司法精神病学认为,生理性醉酒不是精神病。实践表明,生理性醉酒的上述前两个时期,醉酒者对作为或不作为方式的危害行为均有能力实施,而且一般容易实施作为方式的危害行为,较为常见的如冲动性侵犯他人人身的杀、伤行为和非法的性行为等;在第三个时期,作为方式与不作为方式的危害行为仍可以实施,但醉酒者往往昏睡,因而较少有能力实施作为方式的危害行为。在酒醉初期,醉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减退,言语增多,内容流于夸大;情绪兴奋,出现与环境不甚协调的欢乐,但情绪不稳定,具有易激惹和发泄特点;动作也在酒醉时增多,行为变得轻浮,常显挑衅性,有时不顾后果。临床上也见部分醉酒者情绪消沉、少语、悲泣,或者出现困倦。与此同时,绝大多数醉酒者发生构音不清、共济失调、步态不稳,并伴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颜面和全身皮肤潮红,有时有恶心或呕吐。醉酒进一步进展,则出现意识障碍,如意识清晰度下降和(或)意识范围狭窄,乃至出现嗜睡甚至昏迷。除重症者外,一般能自然恢复,且无明显后遗症状。
(2)病理性醉酒:是一种小量饮酒引起的精神病性发作。病人饮酒后急剧出现环境意识和自我意识障碍,多伴有恐怖性幻觉和被害妄想,临床上表现为精神高度兴奋、极度紧张惊恐,患者常突然产生攻击性暴力行为,如自伤或攻击他人等。该醉酒状态一般持续数分钟、几个小时乃至一整天,随病人进入酣睡状态而结束。在清醒后,病人不能回忆发作过程。与单纯醉酒不同,病理性醉酒患者没有言语增多等明显的中毒性神经系统症状。另外,过度疲劳或长期严重失眠可能促使病理性醉酒的产生。
(3)复杂性醉酒:病人一般有脑器质性病史,如癫、脑血管病、颅脑外伤及肝病等。此时,病人对酒精的敏感性增高,小量饮酒后便发生急性中毒反应,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常伴有错觉、幻觉被害妄想,有显著的情绪兴奋,易激惹,攻击行为多见,偶见无目的重复动作。此类发作通常持续数小时,缓解后病人部分或全部遗忘经过。
2.慢性酒中毒 饮入的酒精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程度,会引起兴奋现象,如果嗜酒无度,长此以往,发展成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性明显增大。长期饮酒会导致慢性酒精中毒。临床表现如下。
(1)酒精依赖综合征:病人有对酒渴求的强迫感,表现为对饮酒的渴求,无法控制。可持续或间断出现,这是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若停止饮酒则出现戒断症状。戒断综合征反复出现,最常见的症状是手、足、四肢和躯干震颤,共济失调,情绪急躁,多汗、恶心和呕吐。病情较重的患者可出现严重惊厥、意识混浊或震颤谵妄。若及时饮酒,上述戒断症状能迅速消失。戒断症状多发生于清晨。所以,绝大部分患者均在清晨饮酒,称为“晨饮”。此时已明显影响工作、家庭生活及社会活动,随着耐受性逐渐增加,病人需要不断增加饮酒量。
(2)酒精中毒性幻觉症:长期饮酒会引起酒精中毒性幻觉症。病人在突然减少或停止饮酒后1~2天内出现幻觉,以幻视为主。亦可出现片断妄想及相应的紧张恐惧。发病期间,患者的意识状态清晰。酒精中毒性幻觉症持续时间不定,少则几小时,最长一般不超过5个月。
(3)酒精中毒性妄想症:以往称为酒精中毒性嫉妒。是病人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出现嫉妒妄想与被害妄想。患者无端怀疑配偶不忠,为此常有暴怒反应,也可导致对猜疑对象或配偶进行人身攻击。酒精中毒性妄想症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如长期坚持戒酒可以逐渐恢复。
(4)柯萨可夫综合征:包括柯萨可夫精神病和酒中毒性痴呆。前者临床特点为近记忆缺损突出,常有虚构和错构,病人无意地编造经历与情节或远事近移以填补记忆的空白。除近记忆损害之外,许多患者还定向力障碍和感觉运动性失调。后者是长时间饮酒及多次出现谵妄发作后发展至痴呆的状态,诸如记忆、思维、理解、计算、定向能力和语言功能的损害。严重者常常生活不能自理,人格的改变也非常显著。酒精中毒性脑病是长期大量饮酒引起脑器质性损害的结果,也是慢性酒精中毒最为严重的精神病状态。临床以谵妄和人格改变为主要特征,绝大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