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皮
【概述】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橘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皮。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产于广东新会者称新会皮、广陈皮。陈皮,又名橘皮,古称贵老、红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本品苦温而燥,治疗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调畅中焦,故常用于呕吐,呃逆。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故可治疗湿痰、寒痰咳嗽。入肺走胸,辛行温通,能行气通痹止痛,治疗胸痹。煮粥服食可助陈皮理气化痰之力,并且增强其健脾养胃作用,对于酒醉呕吐甚效。常用量:3~9 g,煎服。
【文献辑萃】《神农本草经》曰:“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本草纲目》记载:“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本草备要》曰:“调中快膈,导滞消痰,利水破癥,宣通五脏,统治百病,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
【现代研究】陈皮中含有川陈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黄酮化合物、昔奈福林等。陈皮含1.5%~2.0%的挥发油,广陈皮含1.2%~3.2%的挥发油,其成分有α-侧柏烯、柠檬烯等。陈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鲜橘皮煎剂有扩张气管作用;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柠檬烯,有刺激性祛痰的功效;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解酒方选】
1.枳壳陈皮汤解酒法:枳壳、陈皮各10 g。将上药择净,放入茶杯中,倒入适量沸水,密封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此方具有行气消食的功效,常用于酒积腹胀,恶心欲呕。每日1~2剂。
2.保和丸解酒法:连翘、莱菔子、陈皮各30 g,神曲60g,制半夏、茯苓各90 g,山楂180 g。共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适用于饮酒过度,脘腹胀满,吞酸嗳腐,不思进食。每服6~9 g,麦芽汤送下。日服2~3次。(《丹溪心法》)
3.陈皮槟榔解酒法:陈皮20 g,槟榔200 g,豆蔻、丁香、砂仁各10 g,食盐100 g。上药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煮至药液干后停火。待冷却后,取出槟榔,将其剁成黄豆大小的碎块备用。每顿饭后含服少许。此方具有行气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满,纳差食少等,亦可用于醒酒解酒。
4.木香陈皮汤解酒法:木香、陈皮各10 g。将上药择净,放入茶杯中,倒入适量沸水,密封浸泡10 min后即可饮用。此方具有行气消积的功效,常用于酒积腹胀,胃脘不适,恶心欲呕,纳差食少等。每日1~2剂。
5.黄芪陈皮粥解酒法:生黄芪50 g,陈皮末1 g,粳米100 g,少许红糖。黄芪洗净后,煎水取汁,加入粳米、红糖同煮,粥将熟时,加入陈皮末,稍沸即可。佐餐食用。此方具有补益元气,健脾养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常用于酒精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肾炎、慢性腹泻。老年性水肿、体虚自汗、疮疡久溃不收口等一切气血不足之病症。注:凡属阴虚体质,见舌质红,脉细数者,忌服。
6.扁豆陈皮粥解酒法:鲜扁豆150 g,陈皮15 g,大米100 g,适量红糖。扁豆、陈皮洗净、切碎后,和大米一同放入锅内熬粥,待粥熟时加入适量红糖调味。每日早晚空腹温服,每日1剂。此方具有健脾理气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亦可用于解酒醒酒。
7.陈皮茶解酒法:陈皮10 g,红枣5 g。二者择净后,陈皮切粒,一起放入杯中,倒入适量沸水,浸泡3~5 min后饮服。此方具有行气消积的功效,常用于酒后脾胃气滞,胃脘不适,食欲不振等。
8.陈皮荷叶茶解酒法:陈皮500 g,鲜荷叶100张,生薏苡仁1000 g,生山楂1000 g。将夏日采集的鲜荷叶洗净、切丝、晾干;将余药研为细末,与荷叶混匀,分装100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1袋,连服100 d。此方具有健脾降脂,化痰除湿的功效,常用于高脂血症、高血压,亦可用于解酒醒酒。
9.陈皮青鸭解酒法:陈皮10 g,青鸭1只,适量调味品。陈皮洗净后,切丝备用;鸭去毛,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稍煮烂后取出,待凉即拆去鸭骨,将拆骨鸭胸脯朝上放在盆内。将适量奶粉、鸡汤加入炖鸭的原汤,并煮沸,调入酱油、料酒、胡椒粉,拌匀后倒入盆内。然后将陈皮放在鸭上面,再上笼蒸30 min即可。此方具有开胃健脾,利湿降脂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纳差食少、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亦可用于解酒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