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莓

草 莓

【概述】草莓是蔷薇科植物草莓的果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草莓又叫红梅、洋莓、地莓等,是一种红色的水果。草莓的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原产南美、欧洲等地,现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也有野生的。每年夏季6~7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草莓性凉,味酸甘,归肺、脾经。具有清暑解热、生津止渴、利尿止泻、利咽止咳之功,用于治疗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烦热口干。对于癌症患者,尤其是鼻咽癌、肺癌、扁桃体癌、喉癌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常用量:100~200 g,生食或水煮服。

【文献辑萃】《药用水果》曰:“润肺,生津,健脾,解酒”。《本草纲目》曰:“补脾气,固元气,制伏亢阳,扶持衰土,壮精神,益气,宽痞,消痰,解酒毒,止酒后发渴,利头目,开心益志”。《西藏常用中草药》言:“祛风止咳,清热解毒”。《云南中草药选》记载:“消炎解毒,续筋接骨”。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草莓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有机酸、果胶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PP及钙、磷、铁、钾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部分微量元素。药理研究表明,维生素C、B 足量于酒前半小时内服用,具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饮酒前半小时食用草莓可有效预防酒精中毒。果胶可以延缓酒精成分吸收,减少酒精对人体的刺激,且草莓中所含鞣酸也参与酒精代谢的过程,辅助解酒。每100 g鲜草莓果肉中含维生素C 60 mg,比苹果、葡萄含量还高,其中维生素C 能消除细胞间的松弛与紧张状态,使皮肤细腻有弹性,还能使脑细胞结构坚固,对脑和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还可增强人体免疫力,并参与防癌抗癌。草莓中糖类、有机酸、矿物质含量比例适当,易被人体吸收而补充血液容量,维持体液平衡。饭前食草莓可刺激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其富含的维生素、果胶还能改善便秘,防治痔疮。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草莓中的鞣酸在体内可吸附和阻止致癌化学物质的吸收,具有防癌作用,还可抑制癌肿的生长。维生素PP 还可治疗高血压。从草莓植株中提取出的“草莓胺”,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有较好的疗效。

【解酒方选】

1.生食草莓解酒法:鲜草莓100 g,洗净后,一次服完或榨汁。有助于醒酒,解酒毒,用于酒后头昏不适。

2.糖渍草莓解酒法:鲜草莓60 g,糖30 g,加水1500 ml共煮10 min,服用,具有生津止渴之功,用于酒后咽干舌燥。

3.醋炙草莓解酒法:鲜草莓100 g洗净,米醋适量,水煎服,可治酒后胃热烦躁,有解酒除胃热之功。

4.草莓黄瓜解酒法:黄瓜用水洗干净,切去两头,再切成菱形块,放入小碗里加盐腌制15 min左右,把草莓蒂去掉洗干净,装入盘中。几匙白糖用水溶化,倒点白醋,稍微加点鸡精拌匀,然后淋到黄瓜草莓上即可。

【使用注意】痰湿内盛、肠滑便泻者、尿路结石病人不宜多食。最近发现草莓中有一种草酸性物质,会导致胎儿的毛细血管发育不良,草酸性物质使胎儿在发育过程中某种碱性物质被中和,故孕妇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