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椹
【概述】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又名桑仁、桑实、桑果、桑枣、桑葚、乌桑、黑椹、文武实等。性寒,味甘、酸,归肝、肾经。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的功效,是常用的滋补强壮药。本品可补益肝肾之阴,兼能凉血退热,故可治疗肝肾阴虚证。本品又能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故能治疗津伤口渴、消渴及肠燥便秘等证。常用量:9~15 g,煎服。
【文献辑萃】《本草纲目》言其:“捣汁饮,解酒中毒。”《滇南本草》曰:“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本草经疏》记载:“桑葚,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本草纲目拾遗》言:“利五脏,关节,通血气。”《随息居饮食谱》曰其:“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本草从新》言:“色黑入肾而补水。利五脏关节。安魂镇神,聪耳明目,生津止渴。利水消肿。解酒乌须。不可多食,多食致衄。”《本草新编》载:“桑仁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本草秘录》言:“专黑髭须,尤能止渴润燥,添精血。”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每100 g桑椹含81.8 g水分,1.8 g蛋白质,0.3 g脂肪,4.9 g纤维素,10 g碳水化合物,30μg胡萝卜素,0.06 mg核黄素,0.02 mg硫胺素,6.95 mg维生素E,0.27 mg锌,0.08 mg 铜,33 mg钾,4.8μg硒。其中脂肪主要为油酸、亚油酸、软脂酸、硬脂酸和少量辛酸、壬酸、癸酸、亚麻酸、肉豆蔻酸等。此外,还含有鞣酸、苹果酸、维生素C 等。桑葚所含果酸、维生素C 等都可以有效治疗酒醉,据实验观察,桑椹果饮预防给药可以降低小鼠的醉倒率、死亡率,并延长翻正反射消失潜伏期,具有明显的防醉作用;醉酒小鼠给予桑椹果饮后,10 h内苏醒动物数量明显增多,死亡率下降,提示桑椹果饮有一定的解酒作用,可以用于降低或解除酒精对人体的危害[营养与功能,2010,26(1):83-85]。另外,本品所含脂肪酸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桑葚还具有中度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能促进T 细胞成熟,从而使衰老的T 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可促进青年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还有研究报道,桑葚可以刺激胃肠黏膜,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本品还可以补充营养,预防肿瘤细胞扩散,避免癌症发生。
【解酒方选】
1.生食桑葚解酒法:黑桑葚30 g,捣烂,加入适量凉开水,1次饮服,可醒酒。
2.桑杞汤解酒法:桑仁15 g,枸杞子30 g。将二药煎水取汁,并嚼食桑、杞。此方具有养肝益肾,滋阴补血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眼目干涩,头目昏花,视力下降,腰酸无力,遗精心烦,失眠多梦等,也可治疗酒后头晕眼花,烦躁失眠等。每日1剂。
3.桑仁养阴汤解酒法:桑仁15 g,生地、麦冬、天冬、玄参、百合各20 g,冰糖适量。将上药洗净,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20 min,取汁加冰糖适量饮服,并嚼食桑仁、百合。此方有养阴增液之功,适用于醒酒解酒和津伤口渴,消渴及肺燥阴虚。每日1剂。
4.桑仁粥解酒法:桑仁30 g(鲜者加倍),大米100 g,白糖适量。将桑仁择净,浸泡片刻,而后同大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成稀粥,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此方有补益肝肾,养血明目之功。常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视力下降,头目眩晕,记忆力减退,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等。亦可用于解酒醒酒。桑仁粥为补益性药粥,可经常服用。每日1~2剂。
5.桑仁增液汤解酒法:桑仁15 g,生地、玄参、麦冬各20 g,适量冰糖。将上药煎水取汁,加冰糖适量饮服。此方具有养阴增液之功效,常用于醒酒解酒和津伤口渴,肺燥阴虚以及消渴。每日1剂。
6.桑杞葛根汤解酒法:桑仁、枸杞子、葛根各15 g。将上药洗净,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转文火煮20 min,取汁饮服,并嚼食桑仁、枸杞。此方有补益肝肾,滋阴补血之功,常用于醒酒解酒和肝肾阴虚之眼目干涩,头目昏花,视力下降,腰酸无力,遗精心烦,失眠多梦等,每日1剂。
7.桑仁芝麻糊解酒法:桑仁、黑芝麻各60 g,大米30 g。将三者洗净后,捣烂备用。锅中放三碗清水,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融化,水再沸时,徐徐加入捣烂的三味,煮成糊状服食。此方具有滋阴清热,降低血脂的功效。常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亦可用于醒酒解酒。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