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姜
【概述】生姜,来源于姜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根茎,又称为鲜生姜、百辣云、勾装指、因地辛、炎凉小子等。生姜捣成汁名姜汁,取皮名姜皮,煨熟名煨姜,切片晒干名干姜。性微温,味辛,归脾、胃、肺经。功效为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可以用于解表,主要为发散风寒,生姜为止呕要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胃寒呕吐。生姜又能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煎汤饮服,可用于解半夏、南星中毒引起的喉哑舌肿麻木等症。生姜有嫩生姜与老生姜之别,做酱菜都用嫩姜,药用以老姜为佳。内服:煎汤10~100 g,或姜汁冲水调服。
【文献辑萃】《食疗本草》曰:“上逆,散烦闷,开胃气。”《名医别录》曰:“味辛,微温。除风邪寒热,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祛痰下气。”《本草从新》记载:“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药性论》言:“使。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神效。”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生姜中含有辛辣成分挥发油被称为“姜油酮”,主要为姜油萜、樟脑萜、桉叶油精、黏液质、糖类、姜酚、水茴香等。姜油酮与姜烯酮的混合物具有止吐作用,机制为挥发油刺激胃肠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消化道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旺盛,又能刺激小肠,增强肠壁蠕动,使肠吸收能力加强,达到温胃止呕之效,故饮酒后食生姜或饮姜汁可以治疗呕吐、食积不化。少量的姜辣素对口腔黏膜具有轻微的刺激作用,还能增加人的食欲。此外,生姜对人的循环和呼吸具有一定的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小时不咽下,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会升高,但是脉率则没有显著的变化。另有研究表明生姜可以杀死阴道滴虫,具有抗菌及抗原虫的作用。生姜还可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产生,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生姜还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用于抗凝血。
【解酒方选】
1.姜汁蜂蜜解酒法:生姜去皮,洗净,榨汁,按蜂蜜2汤匙配姜汁1汤匙的比例混匀,蒸热服食。可以用于解酒醒酒。
2.姜糖水解酒法:生姜5~10 g,加陈醋50 ml,红糖25 g,煎汤服用,用于解酒。(《谷豆杂类养生》)
3.生姜大枣粥解酒法:生姜10 g切碎,大枣5枚去核,同100 g大米煮为稀粥。可以用于解酒醒酒及脾胃虚寒,反胃呕吐等。每日1剂,做早餐食用。
4.盐炒生姜甘草解酒法:盐240 g炒熟,下生姜960 g(切片,以米泔浸3日,晒半干)稍炒干脆,入甘草180 g(切如大豆),炒色赤,再下丁香皮90 g同炒(勿致焦紫色),趁热入瓷瓶,密封3日,为细末。沸汤送服3 g/次。可用于解酒。(《谷豆杂类养生》)
5.生姜肉桂解酒法:炮姜、肉桂各240g,白术480g,研末,蜜丸。服20~30丸/次。(《谷豆杂类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