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瓜

冬 瓜

【概述】冬瓜属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葫芦目、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实。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因其瓜熟之际,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如冬天所结之白霜,故冬瓜又称白瓜。果呈圆、扁圆或长圆形,大小因果种不同,小则重数千克,大则数十千克。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供应季节为夏秋季。冬瓜性微寒,味甘淡。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解暑祛湿、利水消痰、除烦止渴之功。用于酒后心胸烦热、小便不利,还用于肺痈咳喘、消渴等,可解丹石、鱼、酒毒。常用量:100~150 g,大剂量可用500 g,煮汤。

【文献辑萃】《随息居饮食谱》曰:“冬瓜,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消痈行水,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亦治水肿,消暑湿。”《本草再新》曰:“冬瓜,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本草衍义》记载:“患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气。”《本草纲目》言:“冬瓜瓤白,绵软,用它洗脸,洗身,可除肤褐斑,令肤色柔软光洁、白皙。”《滇南本草》曰:“冬瓜治痰吼,气喘,姜汤下。又解远方瘴气,又治小儿惊风。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本草备要》记载:“寒泻热,甘益脾,利二便、水肿,止消渴,散热毒、痈肿。”

【现代研究】冬瓜中的不少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其不同部位所含的成分不同。冬瓜果肉含有腺嘌呤、β-谷甾醇、羽扇豆醇、十三烷醇、甘露醇、鼠李糖、葫芦素β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冬瓜瓤含胡芦巴碱,组氨酸,腺嘌呤,维生素B1、C、E等;冬瓜皮含蜡类及树脂类物质等;冬瓜籽含尿素、尿素分解酶、脂肪油、组氨酸、蛇麻脂醇、甘露醇、β-谷甾醇等,尤其以维生素B1含量最为丰富。氨基酸是冬瓜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之一,冬瓜中富含鸟氨酸和Y-氨基丁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的含量也较高,它们是人体解除游离氨毒害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成为利尿消肿功效的物质基础,再加上甘露醇共同起到快速利尿的功效,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以达快速醒酒的功效。此外,冬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可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体内胆固醇,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中的粗纤维,能刺激肠道蠕动,使肠道里积存的致癌物质尽快排泄出去,有效预防消化道癌变。冬瓜中富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控制糖类转化为脂肪,防止体内脂肪堆积,还能把多余的脂肪消耗掉,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肥胖有良好的效果。胡芦巴碱主要存在于冬瓜瓤中,能帮助人体新陈代谢,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也是冬瓜中的减肥降脂功能因子之一。油酸主要存在于冬瓜子中,具有抑制体内黑色素沉积的活性,是良好的润肤美容成分,其含有的大量丙醇二酸也可起到美容的作用。

【解酒方选】

1.冬瓜汁解酒法:冬瓜绞汁或加水一起炖汤喝,有醒酒的作用。

2.冬瓜皮煮汤解酒法:冬瓜皮适量,加水300 ml,煮取100 ml,可加橘皮或葛根或竹叶,冷服,功可清热利湿,解酒毒,有利于酒精排出。

3.冬瓜竹叶煎:冬瓜150 g,竹叶10 g,水煎服。功可清热解暑,解酒毒。

4.冬瓜100 g,葛根30 g,水煎服。功可清热,醒酒,提神。

5.冬瓜去子晒干,每次用60 g,煎煮后凉至温热加白糖一起调服,可以治疗酒后头晕烦渴。

6.冬瓜子晒干,打碎成粉,每次口服5 g,可以治疗酒后胃热,呕吐。

7.清炖冬瓜豆腐汤:冬瓜、豆腐各100 g,冬瓜切薄片,豆腐切成小块,加盐少许,大火煮沸10 min,后文火煮5 min,取汤后温服,可清热解毒,解酒。

【使用注意】冬瓜性寒,脾胃气虚,腹泻便溏慎用;女子月经来潮期间和寒性痛经者忌食生冬瓜;久病与阳虚肢冷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