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参

人 参

【概述】人参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人参,又名红参、白参、糖参、别直参、山参、园参、参条、移山参等。以吉林抚顺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因而称“吉林参”。产于朝鲜者,叫“朝鲜参”,又名“高丽参”。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名“园参”。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人参微温性,味甘、微苦。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适用于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人参乃大补元气之要药,有抢救虚脱之功。常用量:3~9 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 g,日服2次。

【文献辑萃】《神农本草经》言:“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草纲目》记载:“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疟,滑泄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医学启源》引《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渴,生津液。”《本草汇言》记载:“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本草从新》曰:“泻火除烦,生津止渴。开心益智,聪明耳目。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通血脉。破坚积,消痰水。气壮而胃自开,气和而食自化。”

【现代研究】人参含多种人参皂苷、挥发油、氨基酸、微量元素及有机酸、糖类、维生素等成分。人参皂苷主要通过抑制乙醇吸收或加强胃肠首过效应发挥解酒作用,研究发现大鼠同时服用乙醇(312 g/kg)和人参水提物后,血中乙醇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参皂苷可以降低乙醇所致血清谷氨酸转氨酶的升高,提高血清及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抑制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从而达到解酒的功效[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2):138-142]。另外,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人体胆固醇代谢,抑制高胆固醇血症产生。

【解酒方选】

1.人参醒酒散解酒法:人参、白豆蔻各100 g,檀香200 g,葛花、绿豆花各250 g,橙皮(去白)、陈橘皮各500 g。将上药共研细末,加300 g食盐拌匀,装瓶备用,每日2次,早晚各服1汤匙,白开水冲服。此方可醒酒健脾,适用于酒醉不醒,呕吐吞酸等。

2.人参粥解酒法:人参5 g,大米100 g,白糖少许。将人参择净,切为薄片,冷水浸泡半小时,煎水取汁,共煮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一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两次,早晚各服一次。或将人参研为细末,待熟时加入粥中服食。此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可用于气虚欲脱,面色苍白,气短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及肺脾亏虚,津伤口渴,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亦可用于解酒醒酒。

3.人参石榴皮饮解酒法:人参5 g,石榴皮20 g。将两味药分别煎水取汁,混匀饮服。此方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酒醉频频呕吐,面色苍白,汗出肢冷者。每日2~3次。

4.人参三七粥解酒法:人参6 g,三七3 g,粳米60 g,适量白糖。将人参、三七切片或捣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熬粥,粥熟后加白糖调匀。此方具有益气养心,活血祛瘀的功效,常用于饮酒伤心,心气不足所致酒精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病症。实热证和湿热证不宜用。

5.人参菠饺解酒法:人参粉5 g,菠菜750 g,猪肉500 g,面粉2000 g,生姜、大葱、胡椒粉、酱油、香油、食盐各适量。将上述食物做馅包成饺子食用,此方有补脾肺,益元气,安心神之功。常用于长期纵酒,热伤肺胃所致气管炎,脾肺气虚之神疲气短、久咳声低、动则喘促、常自汗出、头晕眼花、心悸怔忡、不思饮食、四肢乏力等。

6.人参丁香散解酒法:人参15 g,丁香1.5 g,藿香叶1.5 g。用水煎1 h,去渣取汁,不拘时服用,适用于饮酒后呕吐。(《妇人良方》)

7.人参润肺丸解酒法:知母30 g,桔梗25 g,官桂25 g,人参、款冬花、杏仁、细辛、甘草各20 g。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每服1丸,细嚼,姜汤送下。适用于长期饮酒而致的咳嗽气喘,日久不止,每次饮酒后加剧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琼玉膏解酒法:生地黄1000 g,人参90 g,茯苓180 g,白蜜500 g。先将生地黄捣汁,人参、茯苓为细末,与蜜和匀,装瓷器封好,隔水煮成膏,每次用开水冲服2汤匙。用于长期过量饮酒,酒热损伤脾肺,致燥热内生,肺气不足之气阴两伤而干咳不止者。(《洪氏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