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 榄

橄 榄

【概述】橄榄来源于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是一种常绿乔木,我国南方诸省均有栽培。别名青果、青子、青橄榄、忠果、甘榄、白榄、黄榄等。橄榄性平或寒,味甘、涩、酸,无毒,入肺、胃、脾、肝经。具有清热化痰、生津止渴、开胃降气、除烦醒酒之功效,用于治疗咳嗽痰血,咽喉肿痛,暑热烦渴,醉酒,癫,解河豚毒及酒毒。用法:内服,煎汤,6~12 g,鲜品可30~100 g;或嚼食5~10个鲜青果。

【文献辑萃】《开宝本草》首载橄榄解酒,“味酸、甘,温,无毒。主消酒,疗鲐毒”。在《滇南本草》中载有橄榄解鱼毒、酒、积滞,神效;《食鉴本草》载:“橄榄消酒,能解诸鱼之毒”;刘文泰《御制本草品汇精要》载:“橄榄主止渴,消酒。”陈嘉谟《本草蒙筌》曰:“橄榄开胃,消酒食甚佳”,并引朱丹溪语:橄榄“味涩而生甘,醉饱后宜之”;倪朱谟《本草汇言》言:“橄榄治酒伤昏闷,用橄榄肉十个,煎汤饮”;缪希雍《本草经疏》载:“橄榄味酸甘,今尝之先涩而后甘,能生津液,酒后嚼之不渴,故主消酒”。汪昂《本草备要》记载:“橄榄,甘涩而温。肺胃之果,清咽生津,除烦醒酒”。《本草从新》谓:“橄榄能清肺、开胃、下气、除烦、生津、解酒、利咽喉、解诸毒”。《本草求真》则说:“橄榄,肺胃家果也,性能生津止渴,酒后嚼之最宜。故书载能以解酒毒”。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橄榄果实中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视黄醇,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和钙、硼、镁、铬、锰、镍、铝等微量元素,其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其含钙量也很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其次还含有滨篙内酯,东莨菪内酯,(E)-3,3-二羟4-4,4-二甲氧基芪,没食子酸、逆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金丝桃苷和一些三萜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橄榄的解酒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萜类及鞣质等酚类成分有关。橄榄油的脂肪酸中,80%以上为不饱和脂肪酸,富含维生素A、D、E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油,经常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橄榄油可供医疗用,由于它不增加人体内血液中胆固醇总量,且能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从而延缓血管粥样硬化过程,所以,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另外,橄榄油可以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使动脉血栓不能形成,可用来防治心血管病。橄榄油能促进胆汁分泌,长期食用橄榄油的人很少发生胆结石。尚有研究表明,橄榄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可发挥抗炎、护肝等作用。橄榄叶片具有愈合伤口与振奋肌肤的功效,因此被广泛运用于美容工业。植物过氧化氢角鲨就是自橄榄中衍生出的成分,它与肌肤的脂质非常类似,具有极佳的润泽效果。

【解酒方选】

1.橄榄果实解酒法:橄榄1枚,随意食用。用于轻度醉酒及饮酒后口渴。(《本草求真》)

2.橄榄煎汤解酒法:橄榄去皮核,10个,切条,煎汤饮汁,用于食肉饮酒过量,咽喉肿痛,酒后昏闷。(《果蔬解酒经·果品篇》)

3.橄榄仁解酒法:橄榄仁7 g研末,冲服之,适用于酒后口干唇燥。(《果蔬解酒经·果品篇》)

4.橄榄竹叶汤解酒法:鲜橄榄30 g,淡竹叶15 g,红糖10 g,诸药洗净,清水文火煮沸3分钟,徐徐温饮,对饮酒过度而致昏闷不适者尤佳。

5.青龙白虎汤:鲜橄榄15 g,鲜萝卜250 g。切碎或切片,加水煎汤服。本方取橄榄清热解毒利咽,取萝卜清热泻火。用于肺胃热毒壅盛,咽喉肿痛。(《王氏医案》)

6.橄榄芦根汤解酒法:橄榄4枚,芦根60~100 g,水煎服,用于酒后胃热心烦。

7.冰糖橄榄解酒法:生橄榄20 g,打碎用冰糖30 g,炖大约20 min,分3次服。治疗酒毒湿热、饮食停滞。(《果蔬解酒经·果品篇》)

8.橄榄酸梅汤解酒法:生橄榄60 g,酸梅10 g,水煎取汁,加糖调味食用。适用于酒毒烦渴。(《果蔬解酒经·果品篇》)

9.醒醉汤解酒法:青橄榄(色黄或已有损坏者勿用)适量。将青橄榄在瓦上磨去粗皮,去核,切成细丝。每500 g橄榄丝用60 g粉草末、60 g炒盐,拌匀,放入瓷罐密封,用滚开水点服。适用于酒醉后口渴及饮酒太过。(《寿世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