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肉

牡蛎肉

【概述】为牡蛎科动物近江牡蛎、长牡蛎、大连湾牡蛎、密鳞牡蛎等的肉,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别名蛎黄、海蛎子、蚝子肉。性平,味甘咸,归心、肝、肾经。功效养血安神,软坚消肿,主治烦热失眠,心神不安,瘰疬。全年均可采,去壳,取肉,鲜用或晒干。内服:煮食,30~60 g。外用:适量,捣敷。

【文献辑萃】崔禹锡《食经》曰:“治夜不眠,志意不定”。《本草纲目拾遗》曰:“煮食,主虚损,妇人血气,调中,解丹毒。于姜醋中生食之,主丹毒,酒后烦热,止渴”。《医林纂要》言:“清肺补心,滋阴养血”。

【现代研究】牡蛎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食品,脂肪含量仅占湿重的2.71%,而蛋白质含量占湿重的10.88%。牡蛎肉含糖原63.5%,牛磺酸1.3%,10种必需氨酸1.3%,无机盐(铜、锌、锰、钡、磷、钙)17.6%,还含有碘、谷胱甘肽,维生素A、B1、B2、D 及亚麻酸和亚油酸。以牡蛎和葛根为原料制成的牡蛎醒酒液具有明显的防醉和醒酒作用,当牡蛎酶解液和葛根提取液的配比为1∶1时效果最佳[牡蛎制品的研发及其生物活性评价,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12期]。实验结果表明,牡蛎肉中的糖原和牛磺酸均具有明显的醒酒效果,为醒酒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其最佳醒酒效果的剂量分别为0.8 mg/ml和0.05 mg/ml,分别使小鼠血清的乙醇浓度下降49.4%和43.74%;牡蛎肉蛋白质无明显醒酒作用[渔业科学进展,2011,32(1):109-113]。金牡砺和牛磺酸可显著降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肝组织脂肪含量和血清转氨酶水平,但对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及肝纤维化程度无明显改善[肝脏,1999,4(3):154-156]。

【解酒方选】

1.于姜醋中生食之,主酒后烦热,止渴。(《本草纲目拾遗》)

2.牡蛎醒酒液:牡蛎酶解液和葛根提取液以1∶1比例配比制成,具有防醉醒酒作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牡蛎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