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豆蔻

白豆蔻

【概述】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豆蔻、白蔻仁、紫豆蔻,首载于《本草拾遗》。其性温,味辛,入肺、脾、胃经。具有化湿温中、行气止呕之功效,尤以“温化”见长。可用于湿阻气滞,湿阻脾胃或脾胃虚寒之胸脘胀满、不思饮食、反胃呕吐、舌苔浊腻等症。常用量:3~6 g,煎服,入汤剂宜后下。

【文献辑萃】《本草纲目》曰:“白豆蔻,辛,大温,无毒。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时珍曰:“按杨士瀛云:白豆蔻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本草求真》记载:“辛温香窜,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使寒湿膨胀,虚疟吐逆,反胃腹痛,并翳目眦红筋等症悉除(宜散肺分寒滞,温暖脾胃)”。《本草备要》言:“流行三焦,温暖脾胃而为肺家本药。散滞气,消酒积,除寒燥湿,化食宽膨”。《本草秘录》载:“散胸中冷滞之气,益心包之元阳。温脾胃,止呕吐翻胃,消积食目翳”。《开宝本草》曰:“主积冷气,止呕逆反胃,消谷下气”。《本草通玄》记载:“白豆蔻,其功全在芳香之气,一经火炒,便减功力;即入汤液,但当研细,乘沸点服尤妙”。

【现代研究】白豆蔻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4桉叶素,α-樟脑,葎草烯及其环氧化物。本品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胃肠蠕动,制止肠内异常发酵,祛除肠胃积气,故有良好的芳香健胃作用,并能止呕。

【解酒方选】

1.白蔻丁香散解酒法:白豆蔻仁10 g,丁香2 g。研为细末,饮酒前1小时用水送服3 g。可防酒醉,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酒后恶心呕吐及胃脘不适。

2.八仙锉散解酒法:丁香、砂仁、白豆蔻各9 g,葛根粉30 g,百药煎7.5 g,木瓜、炒盐各30 g,甘草7.5 g。将上药细锉,只需舀取3 g细嚼,温水送下,即可饮酒不醉。本方只可偶尔服用,若服之过量可伤人元气,不可不慎。(《寿世保元》)

3.解醒汤解酒法:白豆蔻15 g,白茯苓5 g,木香3 g,橘红5 g,青皮1 g,泽泻6 g,香薷3 g,缩砂仁15 g,葛花15 g,猪苓3 g,干生姜6 g,白术6 g,人参3 g。将上药研为细末,和匀备用。每取5~10 g,温开水送服。有解酒醒酒之功效。《脾胃论》言:“中酒后服之,但得微汗,酒疾去矣,不可多食”。

4.白豆蔻粥解酒法:白豆蔻3 g,生姜3片,大米50 g。白豆蔻、生姜择净后,将其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浸泡5~10 min后,煎水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或将豆蔻、生姜研细,待粥熟时调入粥中,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 剂,连服5~7天。此方有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湿阻中焦,脘腹疼痛,恶心欲呕,纳食不香,肠鸣泄泻,肢体困重等,也可用于解酒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