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薯

甘 薯

【概述】甘薯是植物番薯的块根,我国各地均有栽培,有红皮、白皮之分。红者肉黄味甜,白者味稍淡,又名苕、山芋、地瓜、土瓜、红山药、番薯等。有主食、水果、蔬菜食用等用途,生食脆甜,香气袭人,甘甜浓郁,熟食甘软,柔嫩适口。甘薯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肠经,能够补益脾胃、生津止渴、养血通乳、通利大便,常适用于脾胃虚弱,少气乏力,烦热口渴,产后缺乳,便秘等。常用量:100~500 g,生食,熟食均可。

【文献辑萃】《本草纲目》曰:“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纲目拾遗》曰:“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益肺气。”《本草求真》记载:“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瘀脏毒,舒经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随息居饮食谱》曰:“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粥谱》言:“气厚肠胃耐饥。”《金薯传习录》曰:“痢疾下血,酒积热泄,湿热黄疸,遗精淋浊,血虚经乱,小儿疳积。”

【现代研究】现代营养分析表明,甘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糖分,黏液质,维生素A 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钙、铁、磷等,其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含量分别高出大米6倍、3倍;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和柑橘媲美;甘薯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可有效补充呕吐造成的水分和维生素缺失;维生素和其中的抗氧化剂起到保护肝的作用,缓解酒后伤肝及呕吐、口渴的症状。所含的赖氨酸,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而这恰好是面粉、大米所缺乏的,其与米、面混吃,可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其所含的淀粉和纤维素在肠内可吸收大量水分,从而增加粪便体积,预防便秘,预防肠癌;还可降低胆固醇,从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美国科学家还发现,甘薯中含有类似雌激素的物质,可延缓衰老,保持皮肤细腻,并能预防癌症。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甘薯中含有一种黏蛋白,能防止疲劳,保持人体精力充沛。此外,它还是一种长寿食品,日本食用甘薯者,年龄均在80~106岁;无独有偶,我国广西有两个长寿之乡,老寿星们均以红薯为主食。因此,称它为“长寿食品”,实在是中肯之言。

【解酒方选】

1.地瓜汁解酒法:将红薯洗净榨汁饮用,可解酒醒酒。

2.糖醋甘薯解酒法:将白薯500 g,切碎加入白糖和适量的醋,搅拌均匀,当凉菜食用,可以达到快速解酒的效果。

3.地瓜粥解酒法:地瓜1个,大米100 g,白糖适量。将地瓜洗净,榨汁备用。与待熟的大米同煮熟后,加入白糖。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适用于酒后烦渴、暑热及小便短黄等。每日1剂。

4.甘薯粥解酒法:甘薯、大米各适量,白糖少许。将甘薯洗净切小块,加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 剂,服用5~7天,可解酒醒酒,养肝明目,也适用于维生素A 缺乏症、夜盲症、便血、便秘及湿热黄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