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均衡发展有序推进有待提速
表1.1.8 全国及相关省份的初中教育发展基本情况表
续表:
表1.1.8显示,我省每万人口中有413.32名初中学生,与全国每万人口中的319.55名初中生相比多了93.77名。人均GDP并没优势的江西与河南两省的初中学生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是较大的,无论是当今乃至以后,这两省的教育压力都是较大的。再看生师比,我省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生师比分别是14.61∶1、15.08∶1、15.85∶1,与表中列举的四个省份三年数据相比均是最高的;与全国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平均数12.41∶1、12.41∶1、12.52∶1相比分别高了2.2、2.67、3.33,这说明我省初中教师的工作量是最大的,如果与表中所列的山西省相比,压力更大。这说明了我省初中教育发展还不充分、不平衡,办学条件仍然比较落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依法治教还任重道远。
1.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谋划不足
2017年底,我省累计92个县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认定,进度为82.14%,略高于全国81.25%的整体水平,成绩值得肯定。但毋庸讳言,有不少地方是在评估认定当年才重视国检的,还债式投入、补偿式配置、运动式迎检、突击式过关色彩浓厚。这种突击式过关并不牢靠,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导致资金投入短期见效的硬件基本达标,但因为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素质的差距,无论是乡镇小规模初中还是城镇“大校额”“大班额”初中,根本没有依法依规开齐开足课程,长期困扰学校发展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面对下一阶段的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很多地方筹划不足,特别是在城区教育发展用地预留、合理布局学校、功能室配备、校额、班额、教师收入水平、开齐开足课程等方面没有达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缺乏从根本上解决初中教育根本问题的智慧和勇气。调研发现,有不少县城初中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学生数量多,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严重不符。有些县城有四五所初中,每所学校面积都不到100亩,却有三五千名的学生;有的初中占地只有70多亩,却有5000多名学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我省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筹划严重不足,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初中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表1.1.8显示,我省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初中在校生分别为1763985人、1802808人、1910421人,在校初中学生一年比一年多,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我省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初中专任教师数分别是120729人、119533人、120568人。2017年在校初中学生数比2015年多了146436人,初中专任教师数却减少了161人,再加上二孩政策请产假女教师暴增的现状,更是加剧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很多初中被迫采取让老教师多上课、让行政管理人员多兼课、让产假期女教师提前回校上课、请代课教师等应急性措施来缓解矛盾。有些地方虽然加大招聘教师力度,但很难招到高学历高层次的教师,这几年初中教师学科结构极不合理,尤其缺少理化生教师;性别结构更不合理,男教师太少,有些地方甚至在降低招聘门槛的情况下仍然招不满教师,数量不足仍然是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与教师招聘遇冷相对应的是报考条件高出许多的公务员招考却异常火爆,这不得不引起各级党政机关的高度重视。
3.初中教育科学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初中学段是学生行为、性格、心理、成绩变化最大、分化最严重的阶段。然而,初中教师自身、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对初中教育系统性、专业性和学生的青春期、关键期、叛逆期、转折期、危险期的研究、指导、引领都严重弱化,学校也缺乏系统性方法措施,家庭教育更是准备不足,因此初中生出现问题有增多的趋势。
4.非教育教学任务对教师工作干扰大
完成各级各类检查、参与临时交办的非教学类任务、完成各类网上学习、参与各级各类会议培训成为占用教师时间的四大因素。这些跟日常教学工作并无直接关系、大量额外的非教学任务,让教师们负荷沉重、疲于奔命,挫伤了教育热情、降低了职业幸福感。教育之外的其他部门也将学校纳入业务管辖的范围,学校成了大家都可以过问的“唐僧肉”。开展各种活动、进行检查评比、报送相关材料,学校无权拒绝,因为年终督导考评时,这些全部都要纳入考评范围。一旦考评不合格,后续还将有诸多惩罚措施。这使得学校不得不硬着头皮先应付各种检查,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为迎接各级各类检查与创建活动,学校专门抽调教师组成小组做材料,这些工作似乎与教育有关但又关系不大,本就有很大教学压力的教师只能疲于应付,教育教学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5.网络游戏对初中生健康成长影响巨大
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初中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一旦上瘾便沉溺于其中,目前初中生患网络游戏成瘾症的比例已超过14.8%。网络游戏对初中生造成的危害很大,沉溺于网络游戏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响学业。网络游戏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影响了初中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还容易导致初中生集体狂欢和集体上瘾;有些玩暴力游戏的初中生会比不玩的人更具有暴力倾向;网络游戏使初中生沉溺于虚拟社会,从而渐渐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因此,沉溺网络游戏会造成初中生多种心理和生理疾病,甚至可能发生猝死。初中生在校时间是很难玩网络游戏的,但在放学后、节假日接触网络游戏的机会很多,一旦监管不力,极易沉迷于网络游戏,“5-2=0”的惨状让之前筑成的教育防线随之崩溃。
6.依法治校、规范办学有待进一步加强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38万所,在校生2.70亿人,专任教师1626.89万人,但没有“学校法”对学校权利义务进行规范,这是教育法律体系的重大缺陷。哪些应该学校负责与哪些不应该学校负责等问题已成为各方的重大困惑。学生游泳发生意外,在校生病去世,私自外出游玩发生事故,等等,由于法律缺位,没人能说清学校应该承担多少责任,世俗里“同情弱者”“死者为大”观点让学校与家长打官司几乎到了“逢打必输”的地步,就是因为无法可依、权责不清。学校承担责任应该是依法有序的,不应该是无序无理的“道德绑架”。因为缺失“学校法”等重要法律,学校与教师、学校与政府部门、学校与学生之间都存在法律上的模糊与空白地带。城市里的学生家长抱怨出现“三点半”“四点半”难题,乡镇学校与教师则抱怨出现全天候监管学生难题,家长抱怨学校对家长学校的相关安排,学校抱怨家长推卸教育监管责任,主管部门抱怨学校教育管理漏洞多,学校则抱怨没有办学自主权。在没有人事权和财务权的情况下,学校几乎完全承担校园安全和教育质量的责任,教育教学行为还经常被社会舆论品头论足,显然是权责不对称导致了权责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