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投入,不断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资金来源和管理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资金的缺乏是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面临的首要难题。地方政府要求与鼓励学校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但是资金缺乏导致学校没有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基础设施,也没有相应的师资队伍,使得课后服务有名无实。因此,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强课后服务基础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迫在眉睫。
第一,政府部门加大财政投入,为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专项奖金。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应该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对于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应该针对课后服务工作,提供专项资金的支持,按照学校规模分年度予以拨款,用于课后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提供补助报酬。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确保专项资金的专项使用,让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位学生享受到优质、公平的课后服务资源。
第二,以政府部门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确实不具备条件但又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地方,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向当地政府进行汇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政府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学校也可通过向社会、家长寻求支持,通过与校外企业、教育机构、学生家长的合作进行成本的分担,切实解决课后服务资金不足的困境。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其课后服务工作打造成学校的品牌,为学校创造一些经济效益,然后将筹集到的资金与收益用到场地建设、器材购买、教师培训上,但严禁以课后服务的名义进行乱收费与不合理的资金安排。
第三,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学校、单位和教师给予适当补助。各地政府应把提供课后服务的费用纳入年度财政预算,通过向市场上的教育机构购买课后服务的方式完成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或者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学校及教师进行适当的财政补贴。与此同时,政府与学校管理部门还可以对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教师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鼓励教师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能积极投入到课后服务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