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和工资将大规模改革
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特别提到要“优先发展教育”。陈宝生部长也送出了一系列“红包”给老师们。在人社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17年度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中,关于职称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开放更多高级职称名额,让优秀教师“跳一跳能够得着”。根据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附属中小学教师情况,部分地区正高级教师指标数量适当增加。评审通过的正高级教师中,担任学校和教研机构行政领导职务的原则上不超过30%。
二是完善投诉和退出机制,让教师“能上能下”。建立投诉机制,打通教师维权渠道;严格落实退休人员不得评职称的规定,防止退休前突击评定职称;严厉查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的违纪违规行为。
三是师德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制”。坚持把师德放在中小学教师评价的首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等方式全面考察教师的职业操守,师德有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是论文不再作为评职称的硬性要求,更加注重考察教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更加符合一线教师工作实际。
五是在评审机制上,倡导“推门听课”“随机抽题说课”等形式,增加基本能力素质的考核,并探索学校、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方评价形式。
六是高级职称向一线教师、农村教师倾斜,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可放宽学历要求,不作论文、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在《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关于工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将在2022年以后逐步改变现在绩效工资的发放方式,设立绩效工资奖励金,调整方案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教师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全部归还给教师。再划拨绩效增量工资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实绩,拉开一定的差距。
二是对师德出现问题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制。
三是如果教师无故不服从安排,造成本人学期工作量不满,或经常违反学校劳动纪律,将会在年底扣发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