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谣: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纪实》简介
《大河谣: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纪实》这本书是由.阎世德著创作的,《大河谣: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纪实》共有128章节
1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
高永中 2016年6月中旬,我的大学同学李保军给我打电话,说他们正在组织撰写一部大型报告文学作品,主要反映在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以时任...
2
像树木植根大地一样植根于真实之中
李保军 世德的新作《大河谣——景泰电力提灌工程纪实》即将付梓,他希望我能为此写一点文字。本来作品的内容已经充分展示了所能展示的,表达了应该表达的,而且所有的主题...
3
目录
目 录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 像树木植根大地一样植根于真实之中 上 部 第一章 守着河水的干渴 地母护佑的土地 舔碗刮锅的日子 十七岁的妇女主任 一锅白米饭 磨道里...
4
上 部
...
5
第一章 守着河水的干渴
...
6
地母护佑的土地
黄河从雪域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蜿蜒流出,从积石山进入甘肃。黄河在甘肃的省会兰州市穿城而过,在金城关近似顽皮地打一个漩儿,溅着白色的浪花,穿铁桥,过东岗,入什川,抵青...
7
舔碗刮锅的日子
1943年10月28日——七十二岁的沈庆云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当他斩钉截铁地说出这个日子的时候,让你丝毫无法怀疑它的真实性。那一年,他才六岁。六岁的孩子藏在妈妈...
8
十七岁的妇女主任
五佛西源大队的张九麦那一年才十七岁,但比沈庆云小很多的张九麦已经是西源大队的妇女主任了。 1953年出生的张九麦姊妹八个,她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张九麦的...
9
一锅白米饭
从五佛沿着黄河逆流而上,河边不远处,就是芦阳镇。芦阳,古名“芦塘湖”,又有“芦阳湖”之称。1940年建乡,定名为芦阳,沿用至今。芦阳原属靖远县,1933年归属景...
10
磨道里的圈儿转不完
如果说芦阳这个乡的人们生活在相对山小沟浅的地方,还不如说是大山和平川之间的过渡带。距离这片过渡带不远处,就是巍然耸立的老虎山。祁连山在这里戛然而止,山的余脉就衍...
11
一个母亲和她的十个孩子
如洪镒家境的老乡尚且如此艰难度日,普通老百姓所承受的艰难就可想而知了。 相邻芦阳不远处,就是喜泉乡福禄水村。但喜泉流淌不出喜悦,福禄水也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 这...
12
为了好日子,我们结婚吧
张延菊们在煎熬,距离不远的寺滩乡大疃庄的日子也一样艰难。蒋成林姊妹八个,弟兄六个,两个妹妹,他排行老三。按照家乡的说法,他可是一个“三搅棍”,意思是难缠着呢。 ...
13
一天最少要吃十八斤
七十多岁的李智仁,是原来宽沟村的生产队长。衰老并没有让他高大的身材变矮,尽管腰身有点佝偻,但一米八几的身高仍然能让人想象得到他年轻时的伟岸和强壮。“我呀,这辈子...
14
一碗羊肉面片子
这一天,李智仁不知道,但是谈嘉言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有黄河水来到景泰川,这里的人们才会过上好日子。 1951年6月,十八岁的谈嘉言走进了景泰县政府的大门。参加...
15
第二章 困在山里的希望
...
16
多难的山里人
以新堡子沙河为界,河的东边是景泰县,河的西边就是古浪县。景泰、古浪的许多沙河,都是季节性河流。无水的沙河,流淌着大如鸡卵的石子。夜深人静的时候,密密匝匝挤在一起...
17
我也是个要饭的
沿着祁连山西行,过古浪新堡乡,就是干城乡了。称其为城,其实也是一个不大的山村。1954年,党文斌出生在干城乡双川村党家窝铺小组。还没等他明白多少,其他六个姊妹相...
18
与鼠争食
1966年11月,张永德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好像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艰难,没有哭泣,只有沉默。任凭接生婆倒提了他用力拍打脊背,他就是不哭,差点让接生婆宣布死亡装进背...
19
两姐妹的泪
“井泉”二字给人的印象是有井有泉。其实不然。这个距古浪县城几十公里的乡不仅干旱,而且因为缺水,这里的乡亲,纷纷远离家园,逃离到其他的地方。 在新世纪之初,因为工...
20
长长的井绳
踏过古浪县境内的山山川川,那满目的荒凉与贫瘠时时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那种对水的渴望、对明天的希望,也正是贫困山区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深入其间,走进每一个家...
21
堵不住的逃荒者
穿过古浪峡,就是天祝藏族自治县。1938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李逢春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的家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兰新公路旁的阴屲山李家大庄子,他在众多兄弟姊妹中排...
22
不仅仅是天灾
家住大靖镇的姚光汉,生于民国二十年农历二月二这一天,按传统民俗“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很不错的日子。 姚氏家族定居大靖,历史悠久。据现存宗谱记载,祖先从1621...
23
第三章 沙海里的沉浮
...
24
沙漠人家的呼唤
离开古浪向西偏北,就到了民勤。 民勤,在这张羊皮的西北方向,似乎被这张羊皮撑开的一条腿紧紧环抱。除了腾格里沙漠的噬咬,巴丹吉林沙漠也前来凑热闹。两大沙漠在这里会...
25
留在心里的草湖
民勤解放的时候,刘治国才二十岁左右。正如很多农家孩子一样,给猪铲草,给羊割草,都是必须要干的活计,也是他童年必须要有的经历。 在民勤县西渠镇水圣村湖边住,这些活...
26
要炸水库的县长
水的困惑,是笼罩在民勤头上的阴云。景泰守着黄河浇不上水是一种焦灼和无奈,古浪天不下雨是一种失望和惆怅,而民勤从水多到干枯再到盼水,是一种依赖之后的失意。这种失意...
27
先给自己打口棺材
在红崖山水库修建的时候,圣水村的郭文亭还在民勤一中上学。能歌善舞的郭文亭是学校宣传队的队长,经常到工地进行宣传。 红旗漫卷,人山人海的水库工地,让这个正值青春的...
28
一样的苦难
也许,正是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这张羊皮,把景泰、古浪、民勤紧紧绑在了一起。这张羊皮,如一根绳索,把这三个县近百万人民的命运串了起来。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
29
借双袜子上兰州
1949年7月29日,李培福接到西北局电报通知,要他将专署工作交给别人,立即赶到陕西长武找西北军政委员接头,支援十九兵团解放兰州。临行前,身为专员的李培福竟没有...
30
第四章 希望的种子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