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长到老汉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在筹备期间,开始了开工前的最后一次勘测和设计。
如今看来,类似的边施工、边设计的施工方式,是极不严肃、科学的,但在当时来说,却是最正确的选择。
李培福承担了许多别人无法理解的压力。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一个工程一夜之间可以上马,同样,一个工程在一夜之间也可能下马。关于电力提灌工程,很多人有着不同的说法和意见。担忧电费太高,本来就很贫穷的老百姓能否用得起耗资巨大的水利工程?如此高扬程的水利工程,在国内尚无可借鉴的先例,能否顺利施工并确保成功,确实是一个没人敢保证的未知数。按照原先的设计,扬程高达七百多米,可灌溉面积一百万亩,这是景电工程的大方案。工程测量面积涉及景泰几个大滩,古浪黄花滩、海子滩等八大荒滩。
李培福向省革委会汇报了相关情况。为了避免引洮工程那样的失败,宁愿求小求成,绝不求大,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定先搞景泰水利工程,上十方水,灌溉三十万亩地。这个工程为一期工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二期工程,实现灌溉一百万亩的目标,解决古浪的干旱问题。
事实证明,在当时的条件之下,这个选择是正确而明智的。围绕一期工程具体施工计划的踏勘开始了。汇聚在此的技术人员,按照分工,拉响了开工建设的序幕。
典礼之后,服务大队被分成四五个班进行学习讨论。一天晚上,罗文深所在的二班的班长张富让他给全班同学念学习材料。李培福和梁兆鹏、化成等几位领导来到他们班住的大宿舍。李培福看房子里灯泡的瓦数小,就让化成叮嘱总务人员,立即换一个瓦数大的灯泡。李培福随和的举动,立即消除了这些年轻人的紧张,气氛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忘记自己的身份,或者有意把自己的身份抛之脑后,在你不把自己当领导的时候,周围的人恰恰会在心里把你当成真正的领导而加以尊敬。但李培福的举动,并不是主观上的故意或者有意。当然,这种方式在一些人的眼里,可能是不成体统的举动。李培福不管这些,或者是根本不在意这些刻意的“体统”。当一个领导全身心投入到具体的事业和工作中的时候,很少会顾及自身所谓的官仪了。
李培福随和地问他们晚上冷不冷,都是从哪几个公社来的,还问及这些后勤服务组的年轻人们家里的粮食够不够吃。
拉家常的聊天,让所有的拘谨烟消云散。在这个时候,罗文深又一次想起老百姓们管李培福叫“李老汉”的事儿,止不住笑出了声。
李培福问他:“你笑什么?”
罗文深涨红了脸,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我们这里的老乡们都说您没有官架子,都叫您‘李老汉’。这会儿看您这么随和地坐在草铺上,我才知道他们为啥叫您‘李老汉’了。”
李培福对此饶有兴趣:“你这个小伙子,把话说完好不好?你知道为啥叫我‘李老汉’?”
罗文深大着胆子说出了自己心底的话:“这些日子,您经常在老乡中间了解情况。老乡们在土地上圪蹴,您也圪蹴在一起。您也不嫌弃老乡们的炕头,随便坐了就和老乡们拉开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他们不叫您‘李省长’而叫您‘李老汉’,那是把您当成自己人了。更何况,您是来改变他们生活的人,这个叫法里,包含了老乡们对您的敬重。”
李培福听完哈哈大笑:“你这个小伙子还真有意思,对一个‘李老汉’能说出这么多意思来。”完了,李培福收住了笑声,认真地说:“这就对了,领导和老百姓本来就是一家人。领导只能是老百姓的领导,是带他们过上好日子的领头羊。如果老百姓把你当神一样供起来,那可就危险了,不光是敬而远之,很可能就成了孤家寡人了。那个时候,就是真正的脱离群众了。”
罗文深的一番话,吸引了梁兆鹏的注意。他看到罗文深念的材料上写有名字,就侧过身子拍了罗文深一下,说:“我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了。你们要好好学,好好干,工程胜利后,需要人的地方多着哩!”
*地窝子,就是建设者们最初的家。
服务大队绝大多数人或被分配到地勘队挖探,或到测量队跑花杆,只留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在指挥所帮忙。指挥所管人事的领导叫罗文深到他的房间,通知他留在机关工作,搞些抄抄写写的事儿。罗文深没有想到,自己就这样开始了在水利建设战线工作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