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试

一、笔试

笔试,顾名思义,是采用必答的形式进行测试。在招聘过程中,笔试是一种常用的考核办法,主要用于应试人数较多、需要考核知识面或需要重点考核文字能力的情况,是用人单位采用书面形式对应试者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进行的考查和评估。

1.笔试的种类

按照考核的方向,笔试可以分为五种,但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可能只进行一种笔试,也可能几种笔试结合使用。

(1)专业考试。这种考试主要是为了检验应试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的实际能力。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用人单位在看了应试者推荐表上的各门功课成绩之后,有时会在面试中提一两个专业知识再考核。例如,外资企业要考外语,科研机构招聘人员要考动手能力,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要考行政管理和法律知识等。

(2)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要求应试者完成事先编好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再根据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来判断应试者的心理水平或个性差异。一些用人单位常常以此来测试应试者的态度、兴趣、动机、智力、个性等心理素质。通过心理测试,用人单位可以大致了解应聘者基本的心理趋向,继而确定应聘者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3)智商测试。智商测试主要为一些跨国公司所采用,这类公司对毕业生所学专业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他们看来,专业能力可以通过公司的培训获得,因此,有没有专业训练背景无关紧要,但是否具有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智商测试通常通过一些成型的测定工具来测试,依据成绩的高低判断其智商的高低。

(4)命题作文。这种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查应试者的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应用表达能力。比如要求应试者在限定时间内写出一份会议通知、请示报告工作总结报告,也可以给出一个观点,要求应试者予以论证或批驳等。命题作文可以考查应聘者的相关看法、观点,也可以考验应聘者的写作能力。

img

图2-5 参加笔试的应聘者

(5)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兼有智商测试的要求,但程度更高。比如要求应试者在规定时间内对一组数据、一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对应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面等素质全方位测试,甚至有时候问答都是用英语进行,相对来说难度更大一些。

2.笔试的应对技巧

笔试虽然是以知识储备为基础的,但是,如果掌握了笔试的相关技巧并加以应用,会对提高成绩有所帮助。

(1)良好的准备。良好的准备是笔试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笔试的准备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针对性准备。针对不同类型的考试,翻阅相关的应试资料,复习已掌握的知识,加强记忆。还应根据单位和岗位的特点来进行一些相应的准备。

其次,认真检查必备用品。除相关证件外,必备用品还包括一些考试必备的文具,如钢笔、橡皮等。

最后,保持更好的心态。临考前,需要减轻思想负担,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好心理状态,力争以最佳状态参加考试。

(2)应答的技巧。笔试虽然考核的是平时知识的积累,但如果使用合理的应答技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成绩。笔试的应答技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读试卷。拿到试卷后先通读一遍,对题目的多少和难易程度有个大致了解,以便掌握答题的速度;然后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答题的顺序,先攻简单的题,后攻难题,这样就不会因为攻难题而浪费太多时间。

其次,搞清题意。在答题之前,必须搞清楚题目的类型、要考查的知识点和考查的目的等。因为求职的笔试试题不同于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试试题,其考查面比较广,而且随意性、灵活性大,试题中有一些可能是你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类型,有些问题甚至非常古怪,这时应试者必须冷静分析,动用所有的联想和记忆查找线索,寻求最佳答案。

再次,自我暗示。在笔试过程中,应试者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经验或者题型生疏等原因,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不要烦躁、慌张,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存在的,所以要对自己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暗示。比如告诉自己“我遇到的麻烦,大家也同样遇到了”,“我学习成绩、个人能力都比较好,对于这类问题也能处理好”,等等。

最后,认真检查。答完试卷后,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注意不要漏题、跑题,要纠正错别字、语法的不妥之处。如果某个问题难以确定对错,最好的方法是保留原有答案,不要改动,因为人的第一感觉往往更可靠。